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论文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1-26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

——江苏省历史课程标准培训者培训活动有感

201 3 年 “ 江苏省历史课程标准培训者培训 ” 活动 于4月24和25日在连云港市 举行 , 来自全省五百余位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参加了活动。 我有幸作为会务组的工作人员,参与了本次 活动 。本次活动形式丰富, 分为专家讲座、优秀课展示、课堂教学点评、教学沙龙等。 因为会务工作的需要,我只聆听了 首都师范大学徐蓝教授 的 专题讲座 和参与了第三组的教学沙龙活动 。 说实话,作为一名高中历史老师,参加初中的培训工作,开始心里只是想着做好服务工作。但是,专家 的 讲座 和 教学沙龙会场 上 大家 热情的讨论 ,让我感觉获益匪浅,进而抛弃自己之前 的 想法。在活动结束的两天后, 我 静下心来,去总结其中的所思所得。

徐蓝教授作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新思路与新变化》专题讲座,对于其中内容的变化,因为我没有接触过初中的课程,了解的不是很多。但是在讲座中徐教授提到的一句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她说:“课标的修订重视初中、高中、大学历史课程的整体构建与衔接,进一步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我所关注也是特别应该关注的是初、高中的衔接,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高中的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而现实情况是因为考试的要求不高,初中老师简单指导学生应付考试,没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 甚至有的学生进入高中之后提起自己的初中历史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老师就喜欢提我们背书。”而高中老师呢 , 更是从来没有见到初中教材什么样。初中时学生已经学的很好的部分,高中老师还在不耐其烦去深挖、去讲解,让学生感到高中历史课的无聊与乏味 , 从而导致了初、高中的历史教学脱节现象的出现。

25日的沙龙(第三组)围绕着“学生学习方式”这个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沙龙由来自扬州中学的特级教师王雄老师主持,他用幽默诙谐的开场白活跃了整个会场的气氛,他说:“今天,大家在一起,不要被什么所谓的专家给吓着了,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专家。重要的是,大家畅所欲言,哪怕你发出最微弱的声音,一样可以得到尊重。”在王老师的鼓动下,整个沙龙过程中,大概有十三位老师积极发言,提出了自己的困惑和问题,并由现场专家和其他老师给予讲解。

有一位老师提到,“学习兴趣是最好的学习方式”。然后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他总结发现,初中学生男女生的兴趣点是不同的,男生侧重于战争,女生侧重于精美的文物和贴近生活的史实。我感觉这很有道理,因为在高中生身上也有类似的情况。例如,讲到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海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一些战役的时候,男生会显得异常兴奋,特别是一些读过这类文章的同学巴不得由自己来讲。在课堂上,有时我也会适当拿出一点时间给学生,让他们来讲述,满足部分男生的成就感。反之,女生在边上听得心不在焉、兴致索然。而当学习到近现代世界文学艺术成就的时候,在欣赏那一幅幅精美的画作时,女生的惊叹声不时响起,男生则流露出不以为然的无视感。

“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慎,文章且须放荡。” 来自徐州市的一位老师引用 南朝梁简文帝 所 说 的一句话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源自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针对这一问题,他提到了两个关键词:“改变”和“意向”。改变既包括教师,同时也包括学生,还有我们的课堂。意向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学生要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姿态去学习,二是教师要像佛法的传灯那样,强调师生间的传承。我非常认可他所提到的“学生摸着石头过河的姿态”。当然,这样的一种姿态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这样的一个机会。而反观我们的现实教学,因为种种原因的限制,学生和教师已经牢牢的禁锢在某一个划定的区域,不敢越雷池半步。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沿着预定的路线,按部就班。教师和学生都失去了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的效率又从何谈起呢?由此想到我自己的教学实践,一直以来,每到学期复习的时候,学生做完了练习,在我批改之后,发到学生手中,一般情况下我先不讲,由学生 讨论、 解决自己的错题。其实学生的主动性一旦激发出来,绝对比教师要认真。他为了给同桌讲清一道题目,可以翻很多资料,甚至字典都搬出来。我所要做的就是解决全班都很难完成的几个问题以及对部分重点问题做一些拓展和强调。事实证明,学生很喜欢这样的习题讲评,这比老师按部就班的一题题对答案讲解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正如布鲁纳在其经典着作《教育理论的建构》 中所说的 :“教学生学习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些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主动去求取知识与组织知识。教师不能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是教学生学习如何思维,教他学习如何像历史学家一样研究分析史料那样,从求知过程中去组织属于他自己的知识。因此,求知是自主性的活动历程,而非只是被动地承受前人研究的成果。”

短暂的两天培训结束了,大家遇见了老朋友,结识了新朋友,在不舍中分开, “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 。回顾 十多年的课改历程,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探索中前行。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林中有路······每个人各奔前程,但却在同一林中。常常看来仿佛彼此相类,然而只是看来仿佛如此而已。”这正如我们眼中的课程标准,正如课程标准指导下我们的教学实践,是那么相似,却又那么不同。然而,我想,在每个人心中,都会发出这样的追问,到底什么教育?教育到底是什么? 在美国库伯联盟学院当了三十年的系主任建筑家海杜克给出了一个诗意的答案:盛夏听到高枝上的蝉鸣,却又在树的低处发现了玲珑剔透的蝉壳 , 这壳保持了蝉的原先的躯体,但那生命已在更高的枝头上鸣叫,这就是教育。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相关文章: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开放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册虎门硝烟

课改培训:重构知识与学习的概念

历史教学中的体验及反思

美国中小学教师如何与学生家长交流和沟通

就事说史:“查理二世国王奖”引发的思考

第1课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教学设计示例一

引导学生课间反思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学设计示例四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