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论文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探讨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探讨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1-27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

摘要: 本文通过对研究性学习定义的分析,指出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使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手段非常重要,它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本文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模式与方法。

关键词: 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是每个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这几年的教学研究与总结,对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历史课堂上的应用提出了探讨。

1.把握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要想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现研究性学习,首先必须把握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因为只有把握准确研究性学习的定义,才能实现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它应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以个人或小组活动为形式,通过其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和科学结论,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

从本质上讲研究性学习就是把教学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全神贯注、饶有兴趣地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目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通过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调整,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而通过研究课题这一载体,引导学生贴近社会,走近科学,参与实践,服务现实,以增强对社会和未来的关爱,从而培养学生多渠道的信息收集、处理、提取能力,强化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养成,充分发掘学生潜能,进而陶冶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道德。

很显然,理解了研究性学习的定义之后,我们再分析目前高中历史教学,可以看出,当前历史学科已成为单纯的复述性的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学生的探究、分析的思维过程较少。这种单一、被动的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负担很重。这一状况不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而且严重影响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影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就必须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现研究性学习。

2.研究性学习的模式

2.1课内导学,提出问题。课内导学,指结合教材落实有关基础知识,主要在课堂上进行,这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由师生共同来完成。在落实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师生都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教材的知识细节,可以是整章整节的宏观框架,还可以是单元或阶段特征,旨在培养学生驾驭教材、分析教材、梳理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

2.2自主学习,课外研究。在确定研究课题后,学生即可开始自主性学习。由于高中学生的学历、阅历的限制,最好是分小组进行活动,同时,教师应及时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资源,如文字、图表、音像等,还应帮助学生制定包括研究范围、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人员分工等内容的研究方案。

2.3成果展示,交流总结。围绕提出的问题或课题,学生们通过自主研究与学习,把握所得出的结论。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展示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推动研究性学习的经常性开展,从而达到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

3.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3.1通过对教材的挖掘,使学生将被动式的、接受式的学习与探究式的学习结合起来。在目前学科课程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学科课程逐步向研究性学习方向发展,有助于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做到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如我在讲授中国近代史过程中,讲“洋务运动”这一节时,教材有意识地不写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我没有将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启发学生思考,补充大量的资料,让学生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又如“新文化运动”这一节对新文化运动前期成就进行了删除,而设计了一道练习题: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我同样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分析得出结论。类似例子有许多,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2高中历史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研究性学习的,所以,在选择对研究性学习的使用上,一定要慎重,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地说,我是把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点作为研究的课题。这样做,一方面更有助于学生掌握书本中的重点,解决书本中的难点,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对研究的课题具有一定的背景性知识,有利于了解和把握课题所涉及的历史事实。例如,我根据高一教材内容,设计教材拓展性研究。历史事件评价课题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义和团运动、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关系、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与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历史人物课题有:洪秀全、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张学良等。我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有关的历史读物,收集相关的材料,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和研究。学生也可以根据主课题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爱好、兴趣和能力,提出子课题。尽管学生研究的“成果”是对所搜集的信息材料的加工整理,其结论是对已有学术成果的认同或复述,但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学生获得了与这一专题相关的诸多知识,并逐步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

3.3将历史与现实结合,同时让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开展研究活动,进行自主学习。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以史为鉴,通过对历史的学习,给我们今天的人以警示。因为历史和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历史教育的任务之一在通过历史学习,从历史规律的层面上客观地、深层次地认清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历史观,揭示历史规律。在热点问题研究上,我设计了以下课题:陈水扁与他的“台独”梦、达赖喇嘛与他的“藏独”梦、日本的军国主义复活问题、中美关系问题、巴以问题、印巴克什米尔问题、阿富汗问题。对于社会调查类课题,我设计了中国加入WTO对中学历史教育的影响,等等。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使用好研究性学习,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探讨】相关文章: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历史人物评价问题初探

高中课标学习:新课程下历史教学中教师角色转换

2005年高考历史教学的反思

高三历史年度教学反思

历史课堂教学的反思

历史教学的求异思维新探

初中历史课程的根本目的所在?

高一历史教师新课标培训系列材料

吉林省“泄露”高中会考试题:研究性学习冲撞评价体系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