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 >高一历史抗日战争复习教案实录

高一历史抗日战争复习教案实录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8-18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

【摘要】高一历史抗日战争复习教案实录本文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分析矛盾的方法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基础知识:1.抗日战争的爆发:卢沟桥事变。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八一三事变和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红军的改编,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3.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和平型关战役;徐州会战和台儿庄战役;国民党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及其后果。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洛川会议和全面抗战路线;敌后抗日根据地;《论持久战》的发表。

能力培养:1.通过指导学生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分析矛盾的方法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的不同本质和结果,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及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情感教育:1、认识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神圣的全民族抗战。2.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的敌后战场是相互配合,相互支援的。对此,教育学生国家、民族利益高于党派、阶级利益的爱国主义教育。3.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在建立统一战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全面抗战路线、开辟敌后战场,为抗战发展指明道路等内容,激发学生认识中共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地位,以及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教学重点:七七事变 国共联合抗日

教学难点:如何评价国民政府抗战初期的功过

教学手段: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认识到:日本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遭到中国各阶层的全面反对,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各种爱国力量在民族存亡的关头逐渐走到一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这使得日本的侵略计划不断受挫。但是,日本帝国主义独占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野心是不会变的,为此,它开始策划对中国的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此时的中国,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1937年起,日本政府全面推行军国主义政策,把日本纳入了战争轨道,随即在1937年7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历史也进入到八年抗战时期。

教师总述:抗战历史进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反攻阶段

本课讲述的是战略防御阶段的基本史实

一、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的开始

1、爆发原因

师: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是不是偶然的?为什么?

生:蓄谋已久;并分析作答。

2、概况

结合课本P31图,请大家用最简洁的话概括,注意事件几要素,突出影响

3、影响(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全面)

师:如何理解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生:①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进攻中国的开始

②卢沟桥中国军队的抗战,是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过渡)面对日军咄咄逼人的攻势,中国社会各阶级会有何反映呢?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百度贴吧 复制网址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背景:(从敌我双方来分析)

2、过程分析:(在学生讲述过程中幻灯片依次展示)

①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激起全国人民的反对,也引起国民党内爱国力量的不满。

②华北事变后,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1935年底,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④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毛泽东所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⑤一二九运动宣传了中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救国主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⑦七七事变后,中共发表抗日通电,提出国共两党亲密合作,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

⑧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抗战。

⑨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西北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⑩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师最后点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使以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为标志的,而这次国共合作同1924年至1927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不同的。(简要比较两条统一战线)

3、意义:由学生回答

三、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战役

教师引导:日军攻陷平津之后,向华北和华东两个方向发动了攻击,以求速战速决,妄图在三个月灭亡中国。从1937年8月至1938年10月,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接下来请同学们阅读本目内容,找出其中介绍的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的三次大会战以及其中的重要战役。

教师提问:(1)粉碎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的是(2)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是(3)抗战以来取得最大胜利的是(4)可称国共合作抗日典范的是(5)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是

学生回答:(1)A;(2)C;(3)G;(4)B;(5)C

2、结果(学生分析)

上海等地相继失守,至1938年10月,广州、武汉也被日军占领,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3、两条抗战路线

(1)在抗日战场上,存在哪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

国民党:单纯依靠政府和人民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

共产党:广泛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全面抗战路线

(2)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是否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根本原因是国共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4、评价国民政府抗战初期的功与过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在此基础上共同归纳)

四、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1、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2、敌后抗日根据地

教师强调: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由聂荣臻创建

五、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

(从目的、主要内容、意义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即可)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卢沟桥事变,悍然向宛平称发动进攻,中国军民奋起抵抗,八年抗战由此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抗战初期,国民党是比较努力的,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太原、徐州等会战,粉碎了日军短期灭亡中国的迷梦,迟滞了敌人侵占中国的步伐。但由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及敌强我弱等原因,会战在付出巨大牺牲后相继失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共产党极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积极配合友军作战的同时,将主力开赴敌后,发动群众,歼灭敌人,建立抗日根据地,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抗日战场。同时,毛主席写了《论持久战》,指出了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抗日战争复习教案实录全部内容,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

高中 高一 高一历史 高一历史教案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好友 人人网 百度贴吧 复制网址

【高一历史抗日战争复习教案实录】相关文章:

历史教学中的多样教学方式

高三历史年度教学反思

鸦片战争的影响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高中历史教学实践的经验与反思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中国边疆的危机和中法战争 教案

高中学分制如何作为?

七年级下历史 单元三复习 教学设计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案(二)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