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论文 >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尝试

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尝试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1-23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

中学教学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推行创新教育责无旁贷。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就把“创新精神”列为我国教育所要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之一。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创新教育,江泽民主席指出:“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创新教育是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实行创新教育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中学历史教师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俗话说: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要求老师要有较高的素质。江泽民主席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展现跨世纪历史教师的风采。我认为中学历史教师在努力钻研教材,加强业务学习的同时,还应做到:

1、树立崇高理想和职业道德,努力规范职业道德。崇高理想和职业理想是历史教师从事教育的动力,为崇高理想而奋斗必须落实在职业道德上。历史教师应努力规范自己的职业道德,依法从教、严谨从教、廉洁从教、安贫乐教、勤奋从教,从而展现历史教师的道德风貌。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

2、完善知识结构、拓宽文化视野。完善的知识结构、较高的知识水平是历史教师从事历史教学的前提条件。历史学科内容包罗万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人类社会以往所有的发生发展过程;时间纵贯古今;空间涵盖世界每一个角落。现阶段合格的历史教师应是一专多能,由历史学向哲学、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甚至自然科学领域拓宽,使自己不仅有丰富的历史专业知识,更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文化底蕴,这样才能培养出多种才能的学生。

二、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一个创新的灵魂和动力,它主要包括好奇心、探究兴趣、求知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性,对真知的执着追求,对发现、发明、革新、开拓、进取的百折不挠的精神。课堂教学中,中学历史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环境。通过质疑、启发、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同时,教师需要改变一下自己的角色,深入到学生中去,倾听每一个学生的见解,观察全体学生的表现,注意把创新的机会留给每一个学生。对待学生提出的观点或问题,本着激励学生、爱护学生的宗旨,教师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1)充分肯定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2) 不讽刺嘲笑,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3) 客观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的观点;(4)注意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会积极质疑,勇于创新,才会最大程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创新的本质力量所在,它主要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创造想象能力,创造性地计划、组织和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1、改革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留给学生创新的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创新。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可是,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传统的教育评价机制的制约,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占据着中学历史教学的讲坛。教学中,为了取得好成绩,保证升学率,教师往往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机器,整堂课教师从头讲到尾,不给学生留思考的余地,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的学生被普遍认为是好学生。其结果常常是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缺乏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制约,根本谈不上创新。因此,实施创新教育,社会、学校必须要改变对教师评价的标准,不以分数高低论成败,让教师能够放下包袱,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新教育中。教师必须彻底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转变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比如:历史教学中可以针对教学内容,经常地设计一些活动课、讨论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留有更多地思考、探究的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质疑、创新。学生也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分数至上的旧观念,把学习的重心转移到提高能力上来,课堂学习中,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努力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2、课堂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历史教学内容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中学历史教师们为了赶进度,应付考试,完成指标,常常忽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经常是考什么就学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严重地遏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活动。如今,在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动下,实行创新教育,中学历史教师除了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创新教育需要外,还要在挖掘教材,设置新情境,拓宽学生思路,引导学生创新等方面下功夫。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之外,还要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还有什么”。如在学习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一概念时,教材只在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引言部分很笼统地提到: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列强加紧了对外侵略的步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列强加快了对世界的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然而在学习过程中可发现该体系除了“殖民体系”外,还应包括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体系”、“经济体系”、“文化体系”等。这样就既丰富了教学内容,使该概念更加丰满、科学、完整,又可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以史证论的能力。

3、课后练习时,通过布置开放性的题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后练习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考虑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练习题应少而精,要以开放性题目为主,给学生留有实践、创新的广阔空间。这方面的试题在近几年的历史高考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教学过程中可结合相关的知识点,适当选取相应的试题进行训练。如小论文式的材料解析题,“洋务运动”题等等。这就既培养了学生动脑的习惯,又有利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总之,实行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大势所趋。只要广大中学历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身体力行,就一定能顺应这种时代发展的要求,发挥历史学科在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功用。

【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尝试】相关文章:

学导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体系与分类

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反思

新时期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多学科渗透

传统历史教学反思

2005年高考历史教学的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反思:后现代知识观在历史教学中的尝试

图说历史:宣传“新政”的海报

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