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论文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模式的优化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模式的优化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1-30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

新课改提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究为主线”的教育思想,真正地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的做法是:

一、小先生课

中学历史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主要有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一般情况下,政治、经济内容是以老师讲授为主;文化内容是以学生自学为主。那么能不能赋予学生以“先生”的职能,让学生走上讲台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小先生课”。例如,根据人教版初一新教材与文化相关的6课内容,安排历史知识较丰富的6名同学来主讲。给他们提供资料,辅导其备课,安排其试课,直至上课。“小先生”们经历了由紧张到不紧张、由不自信到自信、由不适应到适应、由不自如到自如的过程后,成效可观,受益匪浅。该课对学生触动很大,促使他们深入钻研教材,学会分析教材,认识历史训练的重要性,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读书报告课

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历史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提高学生整体阅读水平是当务之急。“读书报告课”就是在学生自读、自研“课外阅读教材”或课外书的基础上,写出读书笔记后再做报告的。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主题思想、德育收获、内容精华、阅读析疑、论史角度、作者风格、写作体裁等方面内容。学生可写历史评论,也可写心得体会,抒发己见。这样做能锻炼学生分析、评价历史文献的能力,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从而解决学生不会阅读的通病。

例如,在评价秦始皇功过时,可把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主讲“功绩”,拟题是《秦始皇与大统一》、《个人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二组主讲“过失”,拟题是《秦始皇与秦的速亡》,《个人对历史发展的不利影响》。第三组主讲“评价”,拟题是《真实的秦始皇》、《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六个报告从评价历史人物的三要素入手,化解了学习的重难点,可谓事半功倍。通过做报告的形式,课堂“活了”,学生“乐了”。

三、答疑解难课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事实证明:“问”的素质恰恰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切入口。学生有疑则需要教师来解惑。为了彻底解决问题,可成立一个“问题反馈小组”,负责搜集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并适时开设“答疑解难课”,学生可写纸条也可课上当面质疑,在老师解答之前,不妨先让其他学生发表见解,老师再作适当补充。如出现争议,可上辩论课,目的是明辨是非、澄清问题。该课型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案,切忌模棱两可,令学生无所适从。

四、写作演讲课

在历史课的教学模式改革中,要保证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探究学习,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历史,改变目前还普遍存在的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状况。“写作演讲课”是一种化被动为主动的尝试。请历史小论文写得好的同学演讲自己的作品,并要讲出如何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并注意“论从史出”的原则。这种现身说法有仿效价值和指导作用,比教师空洞的理论说教更富感染力、说服力。此外,也可尝试让暂时写得不好的同学演讲,师生共同为之诊断病因,对症下药,这会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益处。

五、学法交流课

学法问题早就提上了历史教学日程,加强学法研究与交流,切实提高历史的学习水平,这是师生共同的呼唤与期盼。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一句老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习游泳的本领。学法交流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多学一些技巧,在学习上少走弯路,早日会学。

试想:一种课开久了,难免“老生常谈”,你讲的再好学生也没有新鲜感。因此,适时调换一下口味,很有必要。几种课型交叉进行,互为补充,能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厌学为爱学。

【试论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模式的优化】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确定的基础

启发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课改形势下历史教学的几点反思

对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

高中课标学习:新课程下历史教学中教师角色转换

对历史教学的反思

新课程下教师要多“问课”

新课标下对历史教育现实的困惑与思考

新课标下的教学反思

浅谈历史教学中的多课渗透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