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随笔 >一位中国农民的“三农日记”

一位中国农民的“三农日记”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3-01-15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随笔

历史教学

李家富,陕西省汉阴县太平村一位58岁的农民,他亲历了“大锅饭”、分田到户、取消农业税、新农村建设等重大历史事件。自1976年3月,他每天坚持写日记。30多本厚厚的日记,记录了农民的苦辣与酸甜,记述了农业的曲折与跨越,记载了农村的凋敝与繁荣。
一位农民,以日记的形式,体察中国“三农”问题的经验得失,期盼60年风雨兼程的国家明天更美好。这样朴素的情怀打动了新华社记者,为此我们三下秦巴山区,与李家富畅谈,与太平村对话,试图循迹中国农村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关键词:“饥饿的记忆”──从“求神吃饱饭”到“分田奔小康”
[日记摘抄]1978年5月9日,李家富成亲后与父母分家,他在日记中列举了分家清单:“大米8斤,猪油1斤,菜油1斤,盐1斤,锄头2把,碗4个等等,另分得债务233元。”
“汉阴有个太平村,穷在山腰少人问,劳力日值六分钱,半数人家短油盐。”李家富记录说:当年“村民用土坯搭起老爷庙,跪求神灵降福。”
土地承包后,李家富记下村民的惊喜:“地还是那些地,人还是那些人,但不知道咋冒出那么多粮食。家庭联产承包制成了农民的救星”。
[记者手记]记者25年前曾辗转山路采访过这个村12队,至今对村民郭长荣的“家境”记忆犹新:一口裂缝的铁锅,两只碗,一口空着的旧木箱,一把锄头,两根扁担,一床破烂棉套。吃的东西除了一堆土豆外没有一粒粮食。家中半岁的孩子张着嘴哭,却没有力气发声。那一刻,记者泪流满面。
2009年盛夏,记者再访太平村,已难寻“老爷庙”踪影。这里家家“食有肉、粮满囤”,一派喜人景象:有的忙着种大棚蔬菜、有的搞规模养牛养猪、有的正在轰鸣的工厂车间加工产品。提起饥饿,老年人当成“遥远的记忆”,年轻人一笑了之。但说起承包的土地,村民的那份眷恋仍沉甸甸的。
村民李从秀招呼记者坐在沙发上,一面冲泡透着清香的绿茶,一面念叨:“当年太平村12队穷得走投无路,求神仙保佑不灵。最后搬迁下山,分田到户,日子越来越好,还是托党和政府的福。”
太平村是中国从温饱到小康的一个缩影。从1983年人均口粮48公斤到今天约250公斤,“吃饭”不再是太平村的“问题”。中国由“饥饿的国度”到粮食自给有余的“模范生”,其背景正是完成了从“大锅饭”到“大包干”的制度变迁。如今,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央一号文件,正引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关键词:“皇粮国税”──从“农民负担”到“农民社保”
[日记摘抄]2002年7月,李家富特意在日记扉页记下农村税费改革给太平村带来的实惠:“2001年全村人均负担减少21.81元,降幅34.37%。”三年后,农业税全免,李家富称之为“开天辟地头一遭”。
2008年底,李家富记下太平村的“新家底”:“农民人均年收入4000元。而这一数据在改革开放之初仅有几十元。”
[记者手记]以2006年全国取消农业税为起点,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积累的“农民负担”成为历史名词,代之而起的是反哺农村的“农民社保”。
在村民郭长荣家坐定,他从里屋抱出一摞“小本本”──这是种粮补贴直通卡,这是低保证,这是合作医疗证。因为家庭变故、疾病缠身,郭长荣仍是太平村为数不多的贫困户,当地政府为他提供了基本保障,衣食无忧。
“不催粮,不逼税,种地还给发补贴;有义教,有低保,看病拿出医疗证。”郭长荣感慨,“乡下人”不再像过去那样羡慕“城里人”了。
最近,听说国家又准备帮助农民上“养老保险”,李家富一直在咧嘴笑。
翻阅2005年以来李家富“日记”,关于老人赡养的纠纷不断增多,甚至发生过喝药自杀等事件。太平村人口30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有600余人,占比接近20%。村里虽有一个敬老院,但只能安置10多个老人。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是这几年来我的一块心病,中央要给农民上养老险的决策,真是一场透地的及时雨!”李家富认为,将来农民社保水平会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不是梦。
关键词:“行路难”──从传统村落到社会主义新农村
[日记摘抄]李家富早年在青岛服役时最愁探亲。他在日记中追记了1975年11月的探亲经历:“回趟家至少6次转车,要花几天时间──从青岛坐车到济南,从济南转车到郑州,从郑州转车到西安,从西安转车到阳平关,从阳平关转车到汉阴,最后还要步行10多里路。”
启动新农村建设后,李家富记录上级给太平村的支持越来越多。“仅2002年各级财政对太平村扶持资金就有37.4万元,其中村水库维修支持12万元,人饮工程20万元,扶贫搬迁3.4万元,土地复垦2万元。”
[记者手记]“行路难”是传统村落的常态,成为多年困扰太平村农民的心结。在这里,通路,几乎就是农村发展的代名词。
在秦巴山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民到县城缴公粮和“任务猪”,全靠肩扛人抬。因为来回路人要吃粮,缴50公斤公粮要多带1公斤口粮;交一头“任务猪”要带更多的口粮。
如今,太平村的泥巴路修成了水泥路,而且直通县城,农民出行方便了,农产品销售顺畅了。村党总支书记邱祖彦说,目前全村70%的村道硬化了,总投资达200万元,省市县三级政府都有资金支持。村委会已做出规划,将剩余村道全部硬化。
今天走在太平村的水泥大道上,一连串的“公共服务”项目映入眼帘:挂着“新农合”牌子的卫生室、提供义务教育的村小学、城里下乡的连锁超市、“老有所养”的敬老院──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形已然显现。
关键词:“干部作风”──从“遗忘的角落”到下乡“亲农”
[日记摘抄]“穷在闹市无人问”。1984年前,离县城仅十多里的太平村12队,很难见到县领导影子。1982年农历正月初二,县委书记曾带着女儿来这里转了一圈。遗憾的是,他仅止于对女儿进行“忆苦思甜”教育。
1991年,因原任村委会出纳贪污,上级批准李家富接任,当天他在日记中感叹:“太平出纳赵仁义,任职三年创奇迹。查账短款三千五,收入少记一万一。”干部财务不清、作风不正,已成为农村干群冲突的主要矛盾。
之后,李家富的“日记”对干部作风更加关注,仅记录到太平村调研的省级领导就有3位:“2001年8月副省长贾治邦来村考察养鸭产业”“2002年3月副省长潘连生考察农村卫生室……”
[记者手记]新中国成立60年来,无论哪个时期,群众都很在乎干部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
改革开放之初,穷困交迫的太平村12队不惜花钱请人代笔向县乡报告,但没有回音。为此,村民编顺口溜批评干部作风:“蹲在机关甩大袖(打扑克),下到基层瞎忽悠,富户人家喝喝酒,飘飘然然枕无忧。”当年,记者蹲点采访这个村写出报道《被干部遗忘的贫困角落》,引起上级领导对农村扶贫的重视。
重访太平村,政府早已将农民搬迁下山,每家分配了安置房和承包地。村民李从秀难掩兴奋之情:“1997年我家翻盖了政府早年分配的安置房,这几年又加盖了二层楼房!”
近些年来,李家富的日记中多了干部下乡的“行踪”:扶贫攻坚、农网改造、退耕还林、税费改革、种粮补贴、饮水工程、通村公路、新农村建设……
2006年8月15日,李家富在日记中记录了镇政府请求上级解决太平村修路资金短缺的报告,上级很快就拨付了15万元“以工代赈”款。他感慨:从“被遗忘”到“被尊重”,这是个重大转变,说明干部更“亲农”了!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村之所以实现历史性跨越,除了党的政策越来越好,另一个原因就是扩大了农民的民主权利。“现在群众的眼睛越来越亮,干部只有自身干净,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才能得到群众拥护。”李家富如是说。
新华社西安8月27日电


【一位中国农民的“三农日记”】相关文章:

新课标下对历史教育现实的困惑与思考

第二章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中国“魔法妈妈”成都诞生?

中国古代早于欧洲若干年的科技成就

课标培训材料:英国宪法的来源

图说历史:卢沟桥上大刀亮

强荐: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历史倒影

沈阳27中历史教师开设“古代及近现代服饰”课

新课程下教师要多“问课”

初中历史课程的根本目的所在?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