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论文 >高中历史新课程基本理念分析

高中历史新课程基本理念分析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1-29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

一、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这里涉及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建构原则和属性特征,即它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1.突出时代性

所谓时代性,是指现时代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特别强调社会化、素质化和个性化的要素,历史课程应反映这种时代的要求,履行其培养既有丰富知识、较强能力,又具高尚情操、鲜明个性的高中生的义务。新时代的高中生形象,其社会化一是表现于生活知识的社会化,个体能具备对各种社会活动的正确认识和参与能力;二是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能够接受社会对其成员的个人行为所给予的规定,并通过这些规定的约束而形成与他人的和谐关系;三是价值观念的社会化,对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利与害等的判断能够内化成为社会认可的价值观念;四是理想目标的社会化,能够把那种与社会目标和发展相一致的理想视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学会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和方法。高中生的素质化则表现为:具有自觉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国主义精神,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初步的全球意识与国际视野,终身发展所必备的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批判思维与创新精神,人生规划能力,创业意识与敬业精神以及健全的身体心理素质。素质化的核心是培养高中生的个性才能,而个性化就是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丰富的情感,浓厚的兴趣,独特的好奇心,强烈的进取、开拓和创造精神。

毫无疑问,时代性是构建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最基本原则,也是新课程体系的本质特征。

2.体现基础性

所谓基础性,是指普通高中教育仍然属于基础教育,历史课程仍须体现基础教育的特性,超越最基础、又非专门化的历史基础素养仍须培育。高中历史课程区别于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性体现在它所特有的课程整合上,即把高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历史基础知识通过模块的综合化进行了科目内整合,这样既突出了基础性,又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解决了基础间衔接的问题。高中历史新课程共设有9个模块,它们都不是按照历史的时间线索来划分的,而是按综合的思路来设计的,其中必修的3个模块分别整体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6个选修模块则依次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这些模块都是综合性的。新课程通过这种科目内的整合来构建自身体系,使基础性这一原则和属性得到了切实保证。

3.增强选择性

所谓选择性,是指高中历史新课程以模块化设计增添它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使之具有了较强的可选择性。设置3个模块为必修模块,其他6个模块则全为选修,这就意味着学生在学科层面拥有两种选择权:其一,在获得历史科目的最低学分后选择最高学分的权利;其二,即便要获得同样的学分,学生也可以选学不同的模块。这样的结构设计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了多样性、可供不同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这种设计显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灵活性,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课程,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二、倡导促进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这是提出了学与教的方式的转变问题──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显着特征和核心任务。

这也等于是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教学方式──打一场课程改革中最为艰难的教学改革攻坚战。

1.教要创新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广大教师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并在此观念的指导和统率下,真正焕发出教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高中历史教学方法要跟上时代步伐,体现课改精神,最为重要的就是须引导学生从记忆型学习转向创造型学习,培养学生以自己独立的价值取向对历史提出创见的思维过程和能力。要多让学生运用他们已经学过的概念和方法去理解历史,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尝试自己解答问题。这方面,国外一些先进的理念和做法是可以借鉴的。

比如,德国等欧洲国家对基础教育历史课程的教学观点就值得咀嚼:

(1)历史课的教学方法应该能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来检验所获得的各种历史信息和知识,并了解其局限性,同时让学生积累从多方面观察和判断人类行为的动机和结果的经验。

(2)历史课的教学应扩大和区分年代的意识,并阐明历史是发生于时间和空间当中的事件。

(3)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重点应该放在传授人类过去生活形态的基本形式和基本问题上。应该经常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些问题:如在过去的岁月里,人类是如何在当时的气候、地理和文化条件下为自己解决食物、生活用品和住房的;小群体和大群体的集体生活是如何形成和组织的;他们创造出了哪些人类文化;他们的宗教和道德上的观点是什么;他们是如何摆脱已有的冲突的。

(4)对高年级学生的教学,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应该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以及它们对当今世界的现实意义。

(5)在确定教学中的具体学习目的和内容时,历史教师应该主动寻找有针对性的教学课题。由于学生年龄和知识基础的差异,对于复杂的历史情形,在追溯其基本的形态过程和内在的联系时,要考虑到教学课题提出的可行性和学生的兴趣。教学中的提示部分应有助于教师在提供式、获得式和发现式的教和学之间确立一种有价值的、与目标一致的关系,避免方法上的片面性。在教学中描述历史时,应尽可能直观和具体,但不能虚构历史。

(6)许多历史教学课题应通过查阅地方和地区历史材料,运用历史图片和文字的背景资料,以及考察历史文物和参观博物馆等方式,使历史课更加生动形象,并且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查询,以锻炼和提高能力。

(7)在各个年级的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都应建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这些观点之所以应该重视,是因为它们始终把学生置于一个主体和参与的地位,注重发挥其主动和积极学习的作用,发展其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并且,由这样的观念指导的教学实践确实收到了相当成效。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曾于2000年举行了一次从32个国家抽选26.5万多15岁青少年参加的国际学生评量计划(PISA)活动,以纸笔测验方式衡量这群中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重心放在了阅读能力上。PISA认为:“今天有多大比例的学生具备了第五级(最高级)阅读能力,可能会决定每个国家在未来的全球经济中,能拥有多少世界级知识工作者。”参加PISA测验的学生必须阅读短篇故事、网络信件、杂志报道及统计图表等各种形式的资讯,然后回答问题。PISA则从三个层面来衡量他们的阅读能力:(1)汲取资讯,即能否从所阅读的文字资料中找到所需资讯;(2)解读资讯,即阅读后能否正确解读资讯的意义;(3)思考与判断能力,即能否将所读内容与自己原有的知识想法和经验相联结,综合判断后,提出自己的观点。结果,在PISA于2001年底公布了研究报告后,英国的教育界及有关人士感到欢欣鼓舞,因为这些年来他们一直在为中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日趋低落伤透脑筋,而这次不仅在国际阅读评比中名列第7(落后于芬兰、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爱尔兰、韩国,以较大优势领先于美国),还在阅读测验中最难的“思考与判断能力”评量上拿到了高分,简直喜出望外。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新闻分析说:英国近年来逐步改变人文社会各科教学方式,特别是把传统偏重记忆人名、年代、事件的历史教学,改为掌握研究历史的方法,培养找问题、下判断和沟通的能力,从PISA测验结果看,多年改革已渐显成效[1] 。

2.学须自主

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都要落实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转变学习方式究竟意味着什么?传统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学习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高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们的学习方式转变将牵引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甚至生存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会因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这将使得他们不仅成为今天学习的主人,还将成为明日生活的主人,成为一个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培养高中生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就是为他们的自主发展和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高中学生自身的知识、个性和社会性都比初中生有了较为充分的发展,他们具有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他们的分析能力、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明显增强,而且业已获得比较丰富的学习策略;他们日趋加强的自尊心、自主需要和自律能力绝对不容小觑。这些心理特点都决定了他们更适合一种特殊的学习──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种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它强调个体学习的主动性。研究者主张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指导,培养高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具体做法是:把教学的基本顺序从传统的“先讲后学”变为“先学后讲”,即把学生自己能够掌握的学习内容(在已有发展区之内)让他们通过自学、讨论先行解决,然后教师再针对学生不能独立掌握的内容(在最近发展区之内)进行重点讲解或指导。这种教学的基本程序是:(1)确定学习目标,由学生自主确定或由教师呈现学习任务及任务完成的标准;(2)学生自学,学生对照学习目标,通过独立学习完成自己能够完成的任务;(3)自学检查,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分析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4)集体讨论,把学生自学未能解决的问题,

试图通过班级讨论解决,教师从中引导、点拨;(5)教师讲解,教师对学生自学和讨论未能解决的学习问题进行精讲、细讲;(6)练习巩固,学生把所学的内容通过练习进行巩固,以达到熟练掌握和迁移的目的;(7)课堂小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梳理本堂课的所学内容,使之系统化[2] 。

仔细分析自主学习的基本过程不难发现,促进自主学习的努力不仅在于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还在于须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以解决后续力的问题。如果说自主学习是强调培养学生主动、独立的学习品质和习惯的话,那么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则是强调了一种探求未知世界的过程和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表现出的协作和分享精神。三种学习方式相互交融,优势互补,其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方面会更具成效。研究者认为可以考虑这样一种思维逻辑的指导模式:首先鼓励学生对特定的学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如果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就鼓励个体开展探究学习;如果个体探究还不足以解决问题,就组织开展小组或集体合作的探究学习,直至把问题解决。

三、培育衡量综合素质的评价机制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这里,新课程把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的问题提出来了。应该说,这的确是学生评价改革的重中之重。

学业成就曾经是考查学生发展的重要指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爆炸、竞争加剧、网络与信息时代的来临,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是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人们开始关注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考查和综合评价。这种改变首先发生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许多着名中学设立的奖项之多、范围之广让人目不暇接,几乎涉及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与学业成绩相关的奖项只占到五分之一左右;法国则非常强调对学生学业态度的评价,对学习成绩的评价被放到了第二位;日本对学生的评价包括考试成绩、学习情况、品行与性格三个方面;英国则在1999年新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中强调四项发展目标和六项基本技能,传统的学业成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多元智力理论对迈克尔·乔丹和比尔·盖茨同样是成功的论证,也再一次使评价深刻地认识到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价值,于是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虽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不断探索和改革,但就学生评价的标准而言,仍然过多强调了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不仅如此,在诸如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主体、评价重心等方面,也都存在着与当今世界教育评价发展不相符合的众多问题,有些问题之严重已造成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极大阻碍,学生评价(也包括教师评价、学校评价等)已到了不改不足以为本次课程改革提供坚实基础和保障的地步。

从普通高中新课程提出的学生评价改革来看,其重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即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如学生在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一般性发展目标是融合在学科学习目标中实现的。

(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即关注过程性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体价值。

(3)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的方法,如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改变纸笔测验是考试的唯一手段,应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对象等,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变过分注重分数、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的做法,应对考试结果做出分析、说明和建议,形成激励性的改进意见或建议,促进学生发展,减轻学生压力。

教育评价是一种理想,因为任何评价都是功用性与理想性的统一;教育评价又是一种价值,因为人们更关心的是评价本身的价值。教育评价更是一种境界,因为它反映出教育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状态。新课程倡导的评价改革无疑是对理想的探求,对价值的创新,对境界的升华。能否适应这种改革,高中历史教师已面临严峻的挑战。

【作者简介】杨向阳(1952-),男,上海市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历史课程与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齐若兰.哪国学生最会读书[J].编译参考,2003,(3).

[2]庞维国着.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高中历史新课程基本理念分析】相关文章:

历史课程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 前言部分

初一历史新课程教学反思

高中课标学习:新课程下历史教学中教师角色转换

浅谈对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几点认识

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确定的基础

解读历史新课标

浅谈历史新课标下的教材处理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第三节 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

高中历史课标培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