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随笔 >中国国歌史话

中国国歌史话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3-01-15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随笔

历史教学

国歌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又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当国歌庄严而优美的曲调响起,人们心潮澎湃激昂,顿生庄严肃穆之感。

清代以前,我国是没有国歌的。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名为《巩金瓯》歌词是: “巩金瓯,承无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胞,清时幸遭。真熙皞,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

不久,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这首国歌也随之寿终正寝。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曾征集国歌,并在公报上刊登了一首歌词拟稿,歌名为《五旗共和歌》,这首国歌反映了资产阶级立国的理想。歌词是:“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915年5月,袁世凯政府把一首名为《中华雄踞天地间》的歌曲作为国歌。歌词云:“中华雄踞天地间,廓八埏,华胄以来昆仑巅,江湖浩荡山绵连,勋华揖让开尧天,亿万年。”

1919年,北洋政府又将相传上古时代舜所作的《卿云歌》配上乐曲,作为国歌,歌词是:“卿云烂(灿)兮,乣(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1930年,南京国民党政府把国民党党歌(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训词)作为代国歌,1943年正式定为国歌。歌词是:三民主义,吾当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而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1949年9月27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在开国大典上演奏。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抗战时期,原为反映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抗战精神的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由田汉先生作词,聂耳先生作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的词句,含有深刻的意义,乐曲尤为雄壮优美,听者无不动容,不但可以激励爱国的思想、高洁的情操和伟大卓越的志向,而且更具有团结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是中国乐坛不可多得的杰作。

国歌与国家同命运。文革期间,国歌原词禁唱,成了有曲无词的歌曲。

文革结束后,在1978年3月5日举行的全国人大五届一次大会上,把自“文革”以后实际上已经停唱十多年的国歌歌词正式废除,另拟新词并经大会通过,公布施行。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决定:撤销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78年3月5日通过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定,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历史终于恢复了它的本来面目。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新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一百三十六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这样,已经传唱近七十年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地位,被宪法正式确认。

【中国国歌史话】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袁世凯:历史的背叛者

我看美国的历史教育

中国“魔法妈妈”成都诞生?

解读高中课标:历史学的发展趋势与历史课程改革

第三章(一)高中历史课程结构

中美历史课程标准比较

权威解读高中历史课标

在探究中汲取历史的智慧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内容标准解读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