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课程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应对

历史教学课程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应对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6-02-02 发表 | 教学分类: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课程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应对课程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应对

一、《历史与社会》与思想政治课的关系

《历史与社会》主要整合了原有初中历史和人文地理的部分知识,以及部分与初中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人文学科知识。与思想政治课有某些交叉,但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内容不同。目前初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情况是:初一以心理学为主要内容;初二以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初三以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知识(包括社会发展史的部分内容)为主要内容。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有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学常识三部分内容。这些与《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内容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历史与社会》课程中有关社会学、文化学的部分内容是思想政治课所没有的。

第二,角度不同。《历史与社会》中虽然有部分内容涉及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教材第一册中),但那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谈到的。初一思想政治课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谈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不同,表明课程的具体出发点不同。

第三,要求不同。在《历史与社会》中有部分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内容,其中,政治和经济的某些内容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有一些重合,但是要求不同。高中的课程要求既有生活化的东西,也有学理化的内容,在理论的深度上不可能与初中有相同的要求。因此,具体内容设置、教学模式、评价标准也不会相同。初中的教学只是要求学生了解一些生活中必须知道的、更具常识性的内容,如,信息化的发展情况,职业的分化情况,社会生活中要遵守的规则和遵守的理由等等,都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必须要懂得的基本知识,在理论上没有过高的要求,而高中的相关课程则有一定的理论要求。

二、初中综合课后是否有高中的综合课与之衔接

初中综合课后的高中课程仍然是分科教学。这是因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必须经过分门别类进行研究才能够深化和精确。初中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决定,其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更具有直观猜测性、朴素整体性和模糊综合性。因此,课程的设置就不应该过于分化和精确,那样不利于其理解。但高中学生思维能力明显增强,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事物浅层次的认识上,必须有所深化,而深化的可能前提就是必须将认识对象分解后才利于分析(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分化将更为细致)。所以,高中课程将继续分学科进行教学。

但是,分学科教学不等于鼓励或强化机械思维方式,虽然近代的机械思维方式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由于人类已经发展到了现代,认识能力和思维方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分科教学过程中,强调综合思维。这既是现代实践发展的根本要求,又是人类思维合乎逻辑的延伸。这种思维作为一种全新的综合性思维,既不同于古代那种直观的综合,也不同于近代那种机械的相加综合。它的基本特征是系统综合性、动态开放性和自觉创造性。高中的课程设置将保留近代思维方式所表现出的分析性,克服其静态性和机械性等特点。为此,高中的课程改革将会有一些变化。

根据一些地区的改革经验,目前的基本情况是:改革课程体系。以国家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为基础,结合学生基本素质、特长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增删、整合,对课时进行调整,实行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结合,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结合,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与任意选修课相结合,形成以学科教学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主体,教育内容比较全面,教育要求具有梯度,教育实施具有可行性的课程体系。

同时,实行学分制学业评价体系。借鉴高等院校学分制的做法,将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换算成学分,学生学完相关课程并达到要求,记相应的学分,还要建立学分制运行的保障体系等等。

三、《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历史与社会》教学淡化知识要求、强化能力要求,并不意味着不要求知识。关键是要求什么样的知识,怎样获得知识。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改变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观念(即教学模式的观念),还要改变对于知识的看法。按照英国“大百科”中的名词解释,“定理是迄今为止还正确的结论”“学说是看上去貌似正确的学问”。这与以往我们的认识是不同的。我们通常认为:教材上是这样表述的,就是正确的。但是,新的课程观却要求正确认识知识,要求认识到知识是变动的、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正确性是需要怀疑的。如此,学生究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就要有所选择。在新课程标准中,有增有删就体现了这一点。即选择了那些更具有稳定性的,对学生生活更具有现实指导价值的知识。当然,这些知识也就构成了学生能力的基础。没有这些知识作为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就谈不到能力。

既然知识是发展的、变动的(这是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基本前提),那么,如何获得知识就成为本课程标准强调的关键。按照以往教学模式获得的知识,因为缺少体验、缺少探究,很难内化为学生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作为外在于学生的纯粹客观的知识,很难用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因此,本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只有这样获得的知识,才能够真正成为能力。所以,新的课程标准的实现不仅不否定知识的价值。相反,更认可知识对于能力的作用。不同的只是什么样的知识、怎样获得的知识才能够成为能力?这是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的问题。

四、课程改革是否还要考虑到知识体系的建立

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因此,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也是由各个要素的认识构成的系统认识。为了科学研究的方便,人们构建了各种不同的学科体系,有其必要性。但是就初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认知结构而言,更多的应该是获得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所需要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不见得一定以学科体系的方式呈现。因为现实生活是多变的、复杂的,由于问题的主题不同、中心不同,与之相关的子问题也不会相同。也就是说,如果说有体系,那么,随着问题中心的不同,呈辐射状的问题体系也不会相同,对于解决这些问题的知识要求也不会相同。因此,本课程是按照主题建构模式向学生提供了一般的、常见的知识。如果说有体系,也是围绕着这些主题呈现的体系。而学生通过学习之后,必须在新问题面前运用学过的知识自行建构新的体系,解决新问题。这才是真正的能力,也是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因此,本课程是打破了原有学科体系的重构。

五、课程改革是否考虑到不同地区学生的素质和自然条件的差异

《标准(一)》为不同地区的实现提供了可行性前提,即课程标准的实现没有硬性规定必须以一种或几种方式,什么方式都可以,只要能够达到目标要求即可。而目标要求应该是不仅具有综合性,同时也有地区性。特别是态度情感价值观目标,离开了地区特点,就无从存在,也无法理解了。因此,各地区可以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安排实现条件和方式,具体设计评价方式等等。

就学生素质而言,会有地区差异,但不是不可改变的。有的地区教师考虑到学生素质会表现在不会活动、不爱活动上,这倒不必担心。因为孩子的天性是喜欢活泼多样的生活。只要依据具体情况,引导得当,都会达到目标。关键是教师的观念要改变。要认识到学生的可塑性是客观的。这就意味着新的课程标准的实现为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特别是备学生的活动设计。即使地区发达,教学条件好的地区,也需要重新设计教学。

六、《历史与社会》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

《历史与社会》更强调学生的实践和体验,但不是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对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更高。因为按照以往的教学要求,教师只要将教材内容准备好了,就可以上好了。但是在新课程标准的实现中,在学生的体验活动中,会产生许多想象不到的新的课堂情境,是预设不出来的。因此,如何使教学过程正常化,实现教学目标,更需要教师起主导作用。所以,在《历史与社会》课程这种创新教育活动的实现中,教师作为引导者、指导者的作用也是应该处于首位的。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努力改变观念,努力克服其主导性压抑、阻碍学生能动性、自主性的一面,尽可能地强化为学生指明学习目标,创设学习情境、指点方向、引导主题、监控过程、解答疑难、评价学习结果等建构学生主体的一面。

七、如何把握《标准(一)》中“了解、理解、掌握”的尺度

“了解、理解、掌握”是用来界定本课程标准的不同等级的。

了解:即一般性地知道事情的基本状况、来龙去脉,并能够回忆起来。如简要描述、进行辨认或识别、指出名称、举例说明等。

理解:要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深层联系,以及与自己日常生活的关系,并能够有所解释。如懂得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能够将知识归类或推演,知道知识的意义等。

掌握:内化为自身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表现为在新情境下的灵活变通、自觉运用,甚至在无意识中的应用。如,比较准确、快速地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评价和判断。

八、课程改革与“减负”的关系

“减负”指的是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过重的课业负担。本课程标准恰恰体现了这一要求。删减了一些没有必要让学生记忆的繁难旧重内容,从而减轻了不必要的负担。当然,加强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对此,不能理解为是“负担”,这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如果教学设计得当,教师就能够把教材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变成学生乐学、爱学的兴趣点和兴奋点,那就不仅不是负担,反而是学生生活的需要了。

九、教师该如何应对教学和课程改革

不断学习。即不断学习各学科的新知识、新理论,包括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作为教师,如果不抓紧时间学习,自身的知识会日益陈旧,将无法面对学生。同时,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观念都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而新的教育理论概括了新形式下的学生特点和教育规律,所以教师必须学习,不能走经验性的教学之路。要有理论作为指导,更新教学和管理。

更新观念。观念起着导向的作用。习惯于原有教材和教学模式的教师,在惯性面前和在改革面前首先面对的就是观念上的变革。如果认为改革与我们不利,可能在观念上就持排斥态度,行为上也是消极被动的;必须认识到改革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新课程标准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为学生感兴趣,这就解决了我们教学的一大困惑,因而有利于教学;同时,新课程也为我们的自我更新和发展提供了蓝本和依据,督促我们必须学习新知识,更新教学模式,这也正是我们的利益所在。因此,面对新的课程改革,只要观念转变了,积极性也就会有了。

努力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应该说,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产生的新的课程标准,为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提供了基本的前提,而教学模式和方法又是实现新课程的载体。所以,必须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运用各种方法,才能达到新课程的要求。

【历史教学课程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应对】相关文章:

初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

历史教学中的体验及反思

高中课标学习:历史探究学习指导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

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体系与分类

初中历史教师教研群关于课程标准的第一次讨论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对历史教学的反思

初二历史教学反思

历史教学中的多样教学方式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历史人物评价问题初探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