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新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2(必修)》介绍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2(必修)》介绍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3-01-15 发表 | 教学分类:新课程标准

历史教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2(必修)》,是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编写的。

本教科书的编写,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发展进程,阐明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同时又受到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反作用。对人类杜会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也都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以求作出客观的评价。通过对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进程的正确阐述,进而揭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本册教科书为必修课,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发展进程纷繁复杂,不可能古今中外,面面俱到。《标准》列出8个学习专题,中国部分4个专题,分别讲述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外国部分各个专题,分别讲述外国近代、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和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根据《标准》的规定,本册教科书共设8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若干课,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学习要点进行编写。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社会形态。如果按照社会发展形态的先后来叙述各个历史阶段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势必头绪纷繁,占用大量篇幅。为了节省篇幅,减少头绪,教科书安排了“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古代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四课。

第1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分别讲述了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的演变、小农经济的成长以及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我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教科书以生产工具的发展为标志,把它划分为刀耕火种、耗耕和铁犁牛耕三个阶段。与之相适应,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则有原始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贵族国有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包括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和国有土地所有制)三种类型。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也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而精耕细作则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第2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首先概述古代车工业的经营形态:在商周时期,与奴隶主贵族国有土地所有制相适应,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到了春秋战国,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和小农经济的形成,开始出现民营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此后,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便成为封建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接着,叙述手工业发展状况。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历史悠久、技术高超、工艺精湛,质地优良,长期居于世界前列。限于篇幅,教科书主要通过冶金、制瓷和丝织三种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来反映这些特点。

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也是先讲经营形态,指出商周时期商业为官府所控制,春秋战国时期自由商人迅速崛起,一些农民也开始把家庭手工业生产的剩余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售,从而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再讲商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春秋战国时期大商人的崛起、秦汉中外贸易的发展、隋唐长安的繁荣、柜坊和飞钱的出现、宋代坊市界限的打破、夜市早市的出现、纸币的产生、元代中外贸易的兴盛以及明清地域商人群体的兴起,来反映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前面三课,着重反映了古代中国经济在当时世界上的先进地位和许多重大的发明创造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旨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第4课“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讲述资本主义萌芽在明代中后期的涌现及其在清代的发展情况,然后分析其所受到的封建王朝“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着重指出,正是这种“闭关锁国”与“重农抑商”政策相结台,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并使中国与世隔绝,不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从而埋下了日后落后挨打的祸根。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共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两课。

第1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先讲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即鸦片战争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侵入,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刺激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洋务派官员掀起的洋务运动又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接着,具体讲述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具体史实。

第2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首先讲述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条件。而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又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到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指出它是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第3课“经济体制改革”,叙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正是经济体制的这种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到2002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达到了小康水平。

第4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讲述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办、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指出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最终确立。

第5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着重讲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及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动作用,指出正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从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且正在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共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交通与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变迁”三课,分别讲述了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杜会习俗的变化、交通与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播媒体的变化,着重探讨影响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大众传媒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第五单元“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共三课。

第1课“开辟新航路”,首先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在推动新航路开辟的诸多因素中,西方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接着,叙述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的航海过程和环球航行的完成。最后分析新航路开辟的重大意义,即加强欧洲同亚、非、美洲的联系,大大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开始出现世界市场的雏形,同时也大大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2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讲述17和18世纪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过程,指出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它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第3课“工业革命”,讲述了两次工业革命的过程,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催生了垄断组织,推动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建立起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第六单元“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共三课。

第1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讲述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即贫富差距过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膨胀。接着概括叙述这次危机的特点,即波及范围广泛、持续时间长、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破坏巨大。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然后叙述胡佛对待危机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得局势进一步恶化。

第2课“罗斯福新政”,先讲罗斯福应对危机所采取的包括救济、复兴和改革三项主要内容的“新政”,指出其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制。接着着重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指出罗斯福的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缓和美国的社会矛盾,在很多方面改变美国人的生活。但其更为重要的影响,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使美国的经济从此进入—种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首先概述了二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指出这主要是得益于实行改革、调整政策、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方针,同时大力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接着,分析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一是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二是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三是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四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的出现和发展。

第七单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包括下列三课。

第1课“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指出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国内外敌人的强大攻势,苏维埃政权不得不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而最终战胜了敌人。但内战结束后,没有及时改变政策,引起了广大农民、工人和士兵的强烈不满。于是1921年俄共(布)决定向新经济政策转变。这是列宁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教训之后找到的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但由于俄共后来的领导人对实行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过早地终止了这一政策的执行。

第2课“‘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先讲列宁逝世,斯大林领导地位确立后所推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再总结“斯大林模式”的得与失,指出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它在初期和战争期间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这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既不适用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利于战后苏联的发展。

第3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概述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指出不论是赫鲁晓夫还是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均以失败告终。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也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转向政治改革后,又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口号,主张搞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导致苏联形势的恶化。1990年苏共“二十八大”又宣布要在苏联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推行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结果使社会更加动荡不安,最终导致1991年苏联解体。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共设三课。

第1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叙述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由于这是在二战之后,西欧国家的经济在战争中遭到重创,而美国却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由此而形成的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美国不仅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居于特权和支配地位,而且也试图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来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但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为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2课“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为例,叙述了战后世界经济中的区域集团化趋势,指出这是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必然产物。

第3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首先叙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过程;然后着重剖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利与弊,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因为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全球化,其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的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

此外,本册教科书还设有两节探究活动课,即“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历史展览”和“关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讨论”,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并体会和掌握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在课时安排上,根据《标准》规定,必修课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本册教科书为8个单元26课,其中“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工业革命”各讲2课时,其他各课均为1课时,共28课时,再加上2节活动课,共计30课时。其余6课时可由各地、各校灵活掌握,或讲授乡土经济史教材,或讲授民族经济史教材等。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2(必修)》介绍】相关文章: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电视剧《凤求凰》不是历史教科书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的主要特点

在线收听: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二)

第二节 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3)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研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体会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