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目标”的新要求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目标”的新要求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3-01-15 发表 | 教学分类:新课程标准

历史教学

张汉林(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高级)

徐雁(北京市第四中学,中学高级)

贾海燕(北京市月坛中学,中学一级)

内容纲目:

一、两个层面的目标

二、课程目标的变化

三、三维目标的内涵

一、两个层面的目标

张:大家好!欢迎收看国培计划初中历史远程培训专题节目。今天到场的专家有北京市第四中学徐雁老师和北京市月坛中学贾海燕老师。我是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张汉林。我们要讨论的主题是“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与有效达成”。我们现在探讨第1个话题:两个层面的目标。

贾:“目标”,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现在流行一本名为《目标第一》的书,书中认为目标定位是走向成功的关键。我想,课程目标的定位同样如此。

徐:我赞同贾老师的说法。说到目标,有一对概念需要区分,那就是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教育目标从课程层面来讲,是课程目标;从教学角度来讲,就是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是学完这门课之后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目标则是一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要实现的目标。

张:徐老师的这个观点非常重要。我们来看一个实例。某教师在《文艺复兴》一课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对文艺复兴中的科学探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理性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

(2)通过对人文主义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培养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两位老师说说,这段教学目标的表述存在什么问题呢?

合:讨论。问题1:主语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问题2:目标太大,难以实现。

张:根本原因就在于不懂得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区别,“培养理性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是课程目标,而非教学目标,短短一节课是无法实现的。

徐:谈了这么多,什么是教学目标,什么是课程目标,咱们还没有从正面给一个定义呢。

张:所谓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或结果的预期。这个定义很简单,但是内涵很丰富。所谓课程目标,即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对学生通过学科教育教学要达到的标准或结果的预期。

贾:从刚才的研讨来看,教学目标真的非常重要。但是,很多老师认为教学目标可有可无,只有在应付领导检查教案或参与比赛时才会贴上教学目标。徐老师能否具体谈谈教学目标的作用?

徐:好的。所谓教学活动,无非三个环节:要到哪里去、怎么去、到了吗?要到哪里去,就是指教学目标。怎么去,就是指教学策略。到了吗,就是指教学评价。这三个环节,教学目标指明方向。正如赵亚夫教授所说:“教学目标的作用,对教师而言,如同打靶时枪上的准星,要把得住、瞄得准、三点(眼睛、准星、靶心)一线且不能马虎。当然,从教学过程看,它是一课之魂。目标模糊如同混沌无窍,虽有动态然终不是有意义的生命。从教学效果看,它是一课之准绳,目标繁复如同剺尺,虽有形制然实不能有价值的规矩。”用结构图来解释,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起的作用是:

张:徐老师从原理上对教学目标的作用作了较为充分的阐释。贾老师,作为一线教师,你能否用具体的课例来加以说明呢?

贾:我这里刚好有一个课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本课教学目标是:了解清前期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主要措施,概括清前期民族政策的主要特点;识读秦、汉、唐、明、清五幅地图,理解清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所做的历史贡献;体会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的重要性,感受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我围绕教学目标,对教学资源进行了筛选。“清前期民族政策的主要特点”是恩威并济,这种特点是在学生了解“主要措施”的基础上概括出来。为了体现“恩威并济”的“恩”,我以清前期对西藏的管理为切入口,选择了图片:普陀宗乘之庙,视频:《十世班禅转世灵童“金瓶掣签”仪式》,史料:“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清文献通考》”。为了体现“恩威并济”的“威”,我在处理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时,着重让学生体会清政府坚决平叛,制止分裂的决心。我重点运用了一幅地图和一段材料。通过指导学生读图,使其体会平叛难度之大,通过朗读史料,((大小和卓)“竟敢戕害使臣,僭称巴图尔汗,情尤可恶,若不擒获正犯,则回众终不得安生,用是特发大兵,声罪致讨。”——《清高宗实录》卷555)感受清政府平叛的坚定决心。开明的“因教顺俗”,坚决地制止分裂,这种“恩威并济”的民族政策,随着土尔扈特的不远万里回归祖国而续写出新的辉煌篇章。在处理土尔扈特回归祖国时,选择了一则史料:“彼国(俄罗斯)以其愚戆,时加欺凌。大兵既定伊犁,威布遐迩,土尔扈特部长闻之曰:‘吾侪本蒙古裔,今俄罗斯种类不同,嗜好殊异,又复苦凋丁赋,席不暇暖。今闻大皇帝普兴黄教,奚不弃此就彼,亦良禽择木智也。’”

张:为了让学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仅仅罗列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教师对这些资源进行设计和处理,这就是制定教学策略了。贾老师是如何围绕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的呢?

贾:以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施策略为例吧。我采取的教学策略是:判断、比较和分析。判断,即根据提示信息(如长城、瓦当、唐蕃会盟碑等)识读疆域图所属的朝代;比较,即通过排列好的朝代顺序,比较疆域发展轨迹,感受和体验中国古代疆域变迁的大致历程,理解清朝疆域是在继承前代版图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和巩固;分析,即再次发挥提示信息的作用,让学生分析和概括历代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再对照清朝“修庙”的方式处理民族关系,学生们就能比较深刻地理解清朝民族政策的高明之处以及其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的巨大贡献。

张:贾老师的教学策略非常巧妙。老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识读秦、汉、唐、明、清五幅地图,理解清朝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所做的历史贡献。”如果仅仅简单呈现五幅地图,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历史贡献。因此,需要教师精心布局、创设情境、搭建台阶,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从内心深处产生价值认同,才能真正达到“理解”的教学目标。

徐:教学设计虽然巧妙,但是你是怎么知道你的目标是否达成了呢?

贾:这个问题也是我非常所困惑的:有时自认为讲得很棒,学生课堂表现也不错,可实际上学生并没有真正记住或者理解。在这节课,为了检测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两项作业:作业1:填写表格。意在检测学生对清前期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主要措施的掌握程度;作业2:社会调查(请你在雍和宫、西黄寺、牛街清真寺三者当中,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进行考察:我们身边的这些历史建筑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清代的民族政策?)意在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挖掘学生身边的资源,让他们在活动中进一步深化认识,使课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课外进一步达成,并依据学生的调查报告所记录的所言、所感来评估教学目标达成的效果。

张:这个案例非常精彩。现在我们来小结一下。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是选择教学资源的标准;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评价的标尺。

二、课程目标的变化

张:现在我们来探讨课程目标的变化。

徐:为了大家更好地掌握课程目标的变化,我们采用先表后里、先分后总的方式,也就是先逐条分析课程目标表述的变化,然后再概括课程标准内涵的变化。

贾:好的,我们先从知识与能力开始。

课程目标的规定: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变化:把“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作为重要的历史知识。哪些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呢?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等。如金字塔、科学精神、民主制度等,都是全人类的财富。

徐:我想起来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个故事。一家法国汽车公司在长城东段的“老龙头”拍摄了一条汽车广告。广告在法国电视台播出仅十几秒,就遭到无数法国观众的电话斥责,他们愤怒地说:“具有悠久文明的法兰西民族,怎么可以为了拍一条商业广告,竟然让汽车爬上人类文化遗产!”结果,这个广告被迅速撤掉了。法国人认为,长城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全人类。

张:2.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

变化: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这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

徐:3.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

变化: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实际上就是指史料的多种形式。范围很广,值得注意。

张:史料是历史留下来的痕迹,不仅保留在历史文献中,更保留在人类社会诸多方面。陈寅恪:“(对于伪材料,如)能考出作伪时代及作者,即据以说明此时代及作者之思想,则变为真材料矣。”亚里士多德:“诗比历史更真实。”

贾:4.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5.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变化:重证据、理解能力、陈述能力。前二者具有历史学科特点。后者则涉及“出口”问题——经过历史训练之后的学生,应该能写出历史给人看,或者讲出历史给人听。

张:《中史参》、腾讯网、《看历史》合作举办首届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公民写史计划。美国史学家卡尔•贝克: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莱州十三中学生仲凯惟:“这一段家族的故事讲完了,我的思绪却未停止。家族的历史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我好像了解了这段家族史,又好像什么也不明白。……虽然家族历史仍然扑朔迷离,我也要为使我获得冰山小冰块的祖辈们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在这里,我要感谢所有为我提供资料的人,老爷爷95岁了,在给我讲述的过程中,他全神贯注的听我提出的问题,然后再细致的给我讲述,一点也不嫌麻烦,这令我很感动。……我觉得真实的历史是应该受到尊重的,不管是伟人们的历史,还是普通人的历史,都值得我们去尊重。……我所讲述的故事,无论情节还是细节,都有些跌跌撞撞,请让这脆弱的历史足迹,能在我的笔端稍有流露!!”

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历史主义方法),并经过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思维过程与方法),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2.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挖掘史事的联系)

合:以上为对史实的解释过程与方法。变化:人和事——概念——特征与趋势。从具象到抽象。在这个过程中,运用一些方法:感知历史的方法,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方法。

张:如秦始皇,事实俱在,但是如何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秦始皇很仁慈”的案例,分析:过程与方法的关系,对事实进行解释的方法。

贾:3.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变化:以上为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新课程强调探究学习,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指出了一个完整的探究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什么样子,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徐:值得注意的是:课标制定者提出了在探究过程中“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

张:4.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

以上为基本技能。

5.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力求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能够言而有据,推论得当;学会与教师、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能够积极汲取他人的正确见解,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

以上为表达的方法。

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认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识国内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互相影响与融合的重要性,增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观念,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感悟近现代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英勇奋斗和艰苦探索,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认识到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初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历史责任感。

3.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

4.认识人类历史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性,理解历史上的革命与改革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认识从专制到民主、由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意识。

5.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历史进步的推动作用,逐步形成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意识,树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从历史的演变中认识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6.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以及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初步理解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识别判断力,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

变化: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次序有变化:先中国后世界,先宏观、后微观。

贾:两位老师能分别概括课程目标的变化与不变吗?

张:主要变化有:第

一、目标表述更加具体,更具操作性。如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关于能力目标的规定比较全面,如对历史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分析历史问题能力。同时,在内容标准中,以教学活动建议的方式,设计了很多学生运用知识的活动,包括讨论、辩论、讲述、调查、访谈、比较等,旨在加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与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第

二、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目标增加了一些与时事政治相关的内容。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教育要“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这是初中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体系中的“根”,是出发点和归宿。相应地,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坚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徐:不变:第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机结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仍然在表述方式上将知识与能力并列起来,这实际上是在强调知识与能力是密不可分,没有脱离知识的能力,也没有脱离能力的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内涵基本没变。都是指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而非指教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拓宽了以往政治思想教育目标的内涵。以前的政治思想教育目标,侧重于从民族与国家的角度对学生提出要求。现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以健全学生的人格为中心,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提出了要求,注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

四、课程目标从三维角度来阐述。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历史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这实际上就意味着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有机联系的整体。

三、三维目标的内涵

贾:说到三维目标,这是一个大家感到有些费解,三维目标是三个目标吗?

徐:所谓三维,是指三个维度,即一个事物的三个维度。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如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就是三个维度。

张:我想举一个实例,说明在教学活动,如何实现三维一体。

鸦片战争失败原因的三种问法:

1.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2.如果林则徐没有被撤职,中国还会战败吗?

3.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如果林则徐没有被撤职,中国还会战败吗?当时的中国人有没有认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为什么?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合:围绕三维一体策略进行讨论。

贾:在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既是亮点,又是难点,张老师能给说说吗?

张:关于过程与方法目标,2009年有一场大争论,有兴趣的老师可以去找相关文章了解一下。新修订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过程与方法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我想现在老师们就有了较为明确的依据。再这里,我主要想呈现几个实例,帮助大家进一步明确有关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几个问题。我们来看实例。

某老师制定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视频导入、图片展示、配音动画、资料收集、问题探究、分组学习、合作探究。

谜语分析法:通过设置谜语与学生共同探究日本投降的原因。

两位老师看看,这是谁的过程与方法?这是历史思维方法吗?这是目标吗?

合:分别陈述。

张:是教师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是外在的操作过程与方法,是一般的学习过程与方法,不是对学生要达到的学习效果的预期。

徐:那什么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呢?

张:还是以案例来说话吧。

某教师制定的《采访文化大革命见证人》教学目标:

制定采访提纲,选择合适的采访对象;

分析口述者的年龄、态度、倾向对于口碑史料价值的影响,感受复原历史真实的复杂性;

初步理解文化大革命大历史和小历史的联系和区别。

贾:方法作为目标我能理解,那过程只是达到目标的手段,为什么说过程也是目标呢?

张:这正是大家争论的焦点。我的观点,过程与方法密不可分,有时,过程是可以成为目标的。以实例来说话。

美国历史教学中,在分析一项历史文献时,教师会要求学生考虑以下六个问题:

(1)该文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作者是谁?

(3)写于何时?

(4)写于何地?

(5)写作缘由?

(6)为什么该文献在整个美国历史背景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个过程是可以成为目标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思维过程是理性的思维过程。

合:具实例予以说明。从几个角度予以讨论:为文革辩护的文章;当年的红卫兵;写于文革时期;写于改革开放时期;写于中国;写于美国;为了学术研究;为自己辩解。这样的思维过程可以作为目标。

张:人文学科的特点在于允许有多样化的认识,而且事实上的确也存在多样化的认识,因此,学生掌握了思维过程与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比他知道某种结论更为重要,哪怕这种结论经过了专家的反复论证。何况,有时专家也会存在纰漏。许多教科书在戊戌变法中常常引用以下材料: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上鸡鸣而起,日晡乃罢。”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梁启超的记载可信吗?

合:作者、写作时间、写作地点、写作缘由等角度分析。戊戌政变后,光绪皇帝被囚,戊戌六君子被斩,梁启超等人流亡海外。海内外的舆论大多指责康、梁误国。康、梁要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而且,他们还力图争取海外舆论的支持,以解救光绪皇帝。于是,在戊戌政变结束后的两三个月内,梁启超匆匆写成此书。梁启超之所以描述当时的形势是“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是想证明变法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普遍支持,是正义的。梁启超之所以描述光绪皇帝“鸡鸣而起,日哺乃罢”,是想树立光绪皇帝勤政、民主的开明形象。至于变法是否真的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光绪皇帝是否真正勤政和民主,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仅凭这段材料我们还无法下定论。

张:的确如此,梁启超的叙述夸大其词。对此,梁启超自己也是承认的,他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

张:有的法学家说:“真相的发现虽是刑事审判的一个重要目的,但决非唯一目的。”套用这句话:“历史真相的发现虽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但绝非唯一目的。”继续以实例说话。

北京三中范蕾老师在《义和团运动》一课中,先后呈现两则材料:

1918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文,痛骂义和团:“我国民要想除去现在及将来国耻的纪念碑,必须要叫义和拳不再发生——现在世上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向共和的科学的无神的光明道路;一条是向专制的迷信的神权的黑暗道路。我国民要是希望义和拳不再发生——到底走哪条路而行才好呢?”

1924年,陈独秀却在《向导》中高度赞扬义和团:“还幸亏有‘野蛮’的义和团少数人,保全了中国民族史上的一部荣誉”。

同一个陈独秀,为何对义和团先后持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

徐:和历史背景有关。1918年,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陈独秀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义和团愚昧迷信的这个侧面自然就被陈独秀无限放大,从而成为他指责的目标。1924年,陈独秀已经身为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领导中国人民轰轰烈烈地开展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义和团反帝爱国的侧面顺理成章地就成为陈独秀为中国民众树立的一个榜样。

张:三维目标是有机联系的整体;过程与方法目标有助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目标”的新要求】相关文章:

浅议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区别与联系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中国古代史教学建议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3)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第三章(三)《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之比较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对比研究》专题三:课程内容确定的基础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新课程典型案例的研究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案例评析二:《中华文化的勃兴——百家争鸣》

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内容概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网友关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课时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二课第四课时风...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二课时沙...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四课第一课时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垂...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三课第二课时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课时从...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二课文化艺术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八结识近代中国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最可爱的人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二从地球仪上看世...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四描述城市的位置...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二课第二课时气...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课...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三大改造课时练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复习作业本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一单元复习作业本答案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