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新课程标准 >第三章(三)《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之比较

第三章(三)《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之比较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3-01-15 发表 | 教学分类:新课程标准

历史教学

中学历史在线注:本着“宣传高中历史课标,推进高中历史课改”的目的,我们节选发表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编写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中的部分文章。版权属于编写者,未经编写者同意,请勿转载。

内容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指导思想主要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向教师明确教学要求,并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历史课程标准凸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全面发展。
文本内容包括六个部分的内容:教学目的;课程、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考试与评估;研究性学习参考题目。《课程标准》比《教学大纲》,其指导功能更全面,它不仅规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指导学生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课程标准内容共有四个部分:前言部分,包含三个具体内容: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部分,包含三个具体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部分,包含两个具体内容:必修课内容标准、选修课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部分,包含四个具体内容:教科书编写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目标现行《大纲》中对“教学目的”的表述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知识学习方面的要求、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和思想教育方面的要求。《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目标的表述更全面,它把“课程目标”分为三个部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了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提高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结构内容现行《大纲》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其中中国近现代史为必修课;世界近现代史和中国古代史为选修课。《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了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在强调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内容标准”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又分为三个部分:历史(Ⅰ)侧重反映中外政治领域的内容;历史(Ⅱ)侧重反映中外经济领域的内容;历史(Ⅲ)侧重反映中外思想文化领域的内容。选修课包括七门具体课程: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文明的冲撞与交融、近代民主与专制的较量、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教学评价现行《大纲》中的“考试与评估”笼统地提出:“应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多种角度的评估方式”。《课程标准》提出了具体的“评价建议”:“灵活运用各种科学可行的评价手段”,并具体介绍了“建立历史学习档案”、“撰写历史习作”、“历史调查”“考试”等评价方式。

从上述比较中可以看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现行《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在结构内容上存在的主要差异。

对历史课程属性的界定相比,《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克服了笼统泛化的弊端和不足,清晰地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学科”。

在框架结构方面,《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包括六个部分的内容:教学目的;课程、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考试与评估;研究性学习参考题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其指导功能更全面,同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相同,它不仅规定了学生的学习内容,而且指导学生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共有四个部分:前言部分,包含三个具体内容: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部分,包含三个具体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内容标准部分,包含两个具体内容:必修课内容标准、选修课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部分,包含四个具体内容:教科书编写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课程目标上,《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关于历史课程价值与功能的表述更全面更科学。它把“课程目标”分为三个部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了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尤其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代《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之“思想教育”, 更务实,适当淡化了历史课程的政治功能,突出体现了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凸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内容标准”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必修课内容标准”改变了长期使用的通史体例,将所要求的课程内容按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分成三个部分、25个学习专题;“选修课内容标准”按照“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应对未来的能力”的意图,设计了6门选修课,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实现,真正提供了空间。

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与现行大纲的“考试与评估”相比,更具有可操作性,并为其在教学中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还提出了具体的课程实施建议。《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未能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提出更多的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则明确了课程资源的主要范围,如历史教科书、学校图书馆、乡土教材、和社区资源、影视资料、历史文物、历史遗志遗迹、网络资源等。在教科书编写方面,《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没有对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提出指导,《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则对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提出了具体详细的要求。

返回目录

【第三章(三)《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之比较】相关文章:

从创新的角度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电视剧《凤求凰》不是历史教科书

历史课程标准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关注高中课程改革系列报道(一):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详析高中课改五大目标

解读高中课标:国外高中历史课程设置与历史教学

第三章(一)高中历史课程结构

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改革要点简介

研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体会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的主要特点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