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历史教学>新课程标准
- 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的新要求
- 中史在线网站注:本文尚未发表,谢绝转载。期刊发表请联系作者或本站。吕准能 浙江师范大学附中教师 网站编辑 (专栏:博雅教育)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指南和评价依据,教材又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遵循《课程标准》并不拘...[阅读全文]
2013-01-15
- 历史教育的重任——生命情感的培养
- 在教学实践中我曾遇到这样的事情:我给学生讲“南京大屠杀”时,描述到:“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并焚尸灭迹的有十几万多人,被零散屠杀,尸体经慈善团体掩埋的有十五...[阅读全文]
2013-01-15
- 第三章(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继承发展
- 中学历史在线注:本着“宣传高中历史课标,推进高中历史课改”的目的,我们节选发表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编写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中的部分文章。版权属于编写者,未经编写者同意,请勿转载。众所周知,高中阶段的历史...[阅读全文]
2013-01-15
- 课标培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盖棺不论定
- 中学历史在线网注:南京市高中历史教师正在进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培训,我们发表部分培训活动中的专家发言,供大家参考。系列资料由本站特邀编辑南京溧水历史教研室周红英老师提供,特别鸣谢。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盖棺...[阅读全文]
2013-01-15
- 课标培训材料:斯宾诺莎哲学的《伦理学》
- 斯宾诺莎(1632---1677)巴鲁赫(本尼狄克)·斯宾诺莎出生在荷兰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年轻时进入培养拉比的宗教学校。在他24岁时,犹太教会以思想异端的罪名革除他的教籍,把他驱逐出犹太社团。他移居到阿姆斯特丹等地,以磨...[阅读全文]
2013-01-15
- 历史课程标准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 内容摘要:形成正确的人文精神是“课标”的目标之一。人文精神的培养的内容包括人文素质的提高、人文素养的改善、人文关怀的培养、人文理想的树立四方面。培养目标的实现一是建立、创造平等、和谐、重视个性的人文环境;二是在...[阅读全文]
2013-01-15
- 第二节(续)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 二、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现行的普通高中历史教堂大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1、课程目标明确、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较大突破:一是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大度与价值观...[阅读全文]
2013-01-15
- 课标培训材料:英国宪法的来源
- 对应课标内容解读:(二)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殊死博斗点击浏览全世界第一个成文宪法出自美国,然而其法治精神却来自英国母体。要知道宪政是怎样诞生并发展的,英国是一面历史镜子。在大学,那些号称学过法律基础知识的学生,受那种...[阅读全文]
2013-01-15
- 新课标中学习主题的设置,贯彻了哪些原则?
- 《标准》把历史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学习主题的设置,贯彻了三个原则:一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关注历史的时序性与学...[阅读全文]
2013-01-15
-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历史课程标准的变化与发展
- 朱汉国(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汉林(北京市西城教育研修学院,中学高级)王小琼(北京市第四中学,中学高级)内容纲目:一、主要变化二、基本特点三、使用建议一、主要变化张:《义务...[阅读全文]
2013-01-15

-
- 提示:下载需要登录,请您先登录(*^__^*)
-
- 确定取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