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新课程标准 >初读《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初读《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3-01-15 发表 | 教学分类:新课程标准

历史教学

一、课改的背景与思路

1.背景

此次课改纲要和课标制订,国家投入达一个多亿,每标准获几十万至上百万的资金(语文200万),每课标组至少10人,可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何如此?

⑴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对教育提出了培养新型人才的要求
而教育的现状是很不适应。如初中历史课程:教育观念滞后,关注知识目标,对能力、德育目标缺少可操作
的具体指向。内容难、繁、偏、旧,专业化、成人化倾向严重(大学历史专业的浓缩)。具体实施过程中,多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课程评价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全面素质难以提升,个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

时代要求教育改革要有更大的突破——核心是课改。

⑵世界各国的课改对我们的启示和推动

世界主要国家在上世纪末都纷纷进行了大规模的课程改革,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和推动。如历史课改:他们都强调历史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作用:培养和形成完善的人格,为参与公众生活做准备,为以后工作做准备。强调培养学生的“国际化”(世界化)意识。确立了新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不在是“囊括”,而是“精选”,历史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对“能力”的培养着力于能解释和能解决问题(历史学科并不仅仅是靠记忆),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中心”,强调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评价要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等等。这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和推动。

2.思路和目标

此次课改不以变更现行大纲和教材为目标,而是关注不断发展的人,《纲要》表述课改的总目的是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据此目的,

⑴课改的总思路是:在现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以促进国民素质的整体发展,应对世纪的挑战。据此思路又提出了课改的总目标(六个具有,一个成为)、六个具体目标(六个改变),这就构成了此次课改的总体框架和目标。

⑵初中历史课改的具体思路和目标

①明确课程性质

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具有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三个特点。
普及——人人要学,必修课。基础——与高中有区别,更不能沿袭大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发展——既要面向全体,也要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特长。

②转变课程功能

确定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

《纲要》提出的课改第一个具体目标就是要“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的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新时期要有新的界定;强调学习的过程和方法,这是此次课改的一个重要的关键内容,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是“具有社会责任感”——课改德育目标的落脚点(课改总目标中前三个“具有”的落脚点)——的基础。

③改革课程内容

《纲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所谓“难”:艰深的理论、系统的专业化倾向;“繁”:无意义重复;“偏”:对初中生用处不大的、不需要把握的;“旧”:选材旧、阐释旧。据说,此次课标将过去大纲所列的历史知识点删了近一半。

新历史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力求坚持以下四个原则:一是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二是课程内容应体现时代精神,贴近社会和学生的生活;三是课程内容应是国家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历史知识,即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具有影响力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四是课程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尽量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课标》P2第三段)。

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纲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标》提出:“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多样性的,倡导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但并没有完全排除接受学习。关键在于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有人对上海500名学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纯行为参与方式(被动学习)不能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识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含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才能促进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⑤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纲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课标》第2页第五段也有表述)

师生在课堂上是一种互动的交往关系。

⑥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纲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对学生:强调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进一步的发展。

对教师: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经常进行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继续改革和完善升学和考试制度——课改的重要内容。

二、《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初读

1.《课标》的设计思路和主要特点

⑴《课标》的设计思路

课标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国家公里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课标》:”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主动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

⑵《课标》的主要特点

①《课标》与《大纲》

单从名称上看,本质上两者并没有什么的不同,国际上也没有统一的说法,德、法等国现在还是用《大纲》(已从《教与学的内容纲要》改为《学生学习结果纲要》)。课标在我国也不是一个新名词。我国在1912 年开始明确以《课程标准》作为教育指导性文件(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普通教育课程标准》),此后40年一直沿用这一名称,其间历史课标颁布过18 个版本(含修订本)。解放初,人民政府也颁布过小学各科和中学部分学科的课程标准(草案)。1952年全面学苏联,改称《大纲》。此次课改考虑到理论背景的转型、教育政策的变化、改革的推广和传播,教师的理解和接受等多方面原因,又以《课标》替代了《大纲》。因此,以现在的《课标》与原《大纲》相比,确有很多本质的区别:

《课标》与《大纲》主要特征的比较

比较类别 目标层次 描述内容 教学活动目标意识 涉及范围

《大 纲》 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最高要求 教师教学内容的具体描述 以纲为纲以本为本 侧重知识与技能,对人的个性发展顾及不多

《课 标》 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最低)要求 学生经某一学段学习后的学习结果 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 关注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各个方面(三层面)

课标关注的是培养成功者

《课标》与“教材”:课标是课程的灵魂。教材是课程的肉体。教材经审定后发行均是合格的,但有层次之分。课标是一种法规,而教材不是。教师不应是教教材,而应是用教材去教。

⑵课标的主要特点:

①提出了明确的课程目标,突出了历史课程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课程目标上课标有三大突破:a.原大纲提出的是“三大任务”。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而且其行为主体都是学生,描述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将“过程与方法”列入课程目标,注重了学生学习历史方式的突破。b.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替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了注重了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把历史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的意图。c.知识、能力目标中将原两大任务合一,使之辨证地统一——何知识达到何能力,并提出了可操作的具体内容目标。

②革新了课程内容,以学习主题的形式构建出新的课程体系

初中三年学习共涉及44个主题(编写教材时,编者一般都把科技、文化艺术这些主题归入相应的历史阶段中)。主题的设置贯彻了三个原则:一为史学特点。关注历史的时序性与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二是基础教育的特点,利于素质的培养,三是适应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此,较大幅度地减少了繁杂的知识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了课程难度,有效地改变了原教材“难、繁、偏、旧”的现象。

③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

课标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强调学生参与教学、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等活动,倡导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课标》提出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建议”,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人教版和北师大版教材每单元后都有活动课,可灵活运用),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探索解决历史问题和从多角度总结问题——学习过程是多元的。对这些学习方式要大力提倡,要克服困难,积极实践,但要注意因地、因时,要可行,同时并不排斥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④倡导教学方法的更新

标准提出了“教学建议”,还列举了一些“教学案例”。倡导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一切从效果出发(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习能力是否提高)。

⑤提出了具体的评价建议

(课标P43——P45) 此项内容为原大纲所不具备

课改专家认为:“学生喜欢,质量不错”是一节好课的基本要素。

课标在评价方面:a.评价方式和方法的多样化——个人代表作品记录、个人成长档案袋法为一种新的形式;b.评价范围的全面性(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c.强调科学性、灵活性、实践性的统一。

⑥为课程实施留有较大的空间

课标对知识点不作过多、过细的要求,就为师生学习及教科书的编写留下了充分发挥的空间——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知识除教材提供的,还包括教师自身的,尤其是在师生互动、交往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的知识。

[1] [2] 下一页

【初读《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相关文章:

第二节(续)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课标以中华文明的发生和发展史作为学习内容和基本线索,有哪些特点?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德国:将制订统一的教育标准

在线收听: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一)

研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体会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用均衡发展架构课改高平台

高中学分制如何作为?

在线收听: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二)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