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如何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如何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3-01-15 发表 | 教学分类:新课程标准

历史教学

内容纲目:

一、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方法

二、开发和使用课程资源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

一、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方法

闫:历史课程资源确实非常丰富,可以用“多”而“杂”来形容,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做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呢?

郭:由于学生的学习负担比较重,加之历史学科地位的影响,学生没有多少精力自己去查阅资料、调查数据、撰写报告,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还是课堂老师提供的学习素材和相关讲解。所以对学生而言最经济的历史课程学习资源就是历史老师,新课程下教师是最大的课程资源。这就先要老师苦练内功,老师有了内存,才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生成。教师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建立在历史老师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如果阅读量少,课堂上呈现的史料就少,解读历史的视角就太普通,历史课也就越来越干巴无味。历史老师的阅读边界,决定了老师课程开发能力!

闫: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老师选择哪种课程资源在课堂上最有实效性?

徐:最有效就是史料。首先,历史教学的特点就是论从史出,历史教学是讲证据的;其次,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学生对改革背景这一内容比较陌生,那么仅仅依靠教材上的那一点东西,可能无法解决很多问题,也可能在理解上感到非常困难,如果照本宣科,根本不可能解决教材中的很多疑难问题。只有通过必要材料的补充、通过知识的拓展,可以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化解难点。而且从考试角度看,史料分析题也是中高考的主要题型。历史教学是以思想为主线,用史料来搭建贯穿起来的。史料的搜集是建立在老师大量的阅读基础上的。

闫:其实刚才两位老师都提到了历史材料的运用,用“事实说话”是历史科学的基本要求,史料的积累是建立在老师大量阅读基础上的,郭老师在《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体制建立》一课备课中就用了60多本参考书,徐老师在讲“古代希腊的哲学家”也参考了40多本书。这样的的课都非常有内涵。历史课程资源中最宝贵、最难于把握的是哪一种资源?

郭:是学生产生的课堂生成性资源,它往往反馈出学生真实的想法、是真情的流露,是与老师真实的思想交锋,这种生成性的火花需要老师去激发,有时候可遇而不可求。当课堂生成性资源出现时,对老师的教育智慧、学识功底和应变能力是一种挑战,有时候老师为了赶进度忽略了生成性资源,有时候老师不知道如何处理应答,也放过了这些师生在课堂交流中磨砺出的珍珠。例如:讨论改革开放给了中国人什么?很多学生会说富裕,还有学生说“自由”,那这里生成的“自由”显示了学生“理解”了课程知识。二是理解之后的“剩余物”即感悟有多少。老师可以抓住“自由”话题进行延伸:改革能够强势推进,靠的是当时的人,千千万万重获解放的普通人。改革最伟大的功绩,就是它勇敢地修正了过去时代的错误,那就是人的屈辱,人的锁链。锁链一旦砸破,人一旦从压抑和屈辱中解放出来,人一旦获得自由,他的创造活力、进取激情就最大限度地爆发出来,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不难创造。所以,那时我们穷,但我们照样创造出农村改革的神话,我们照样让特区崛起,我们穷的只是物质,在精神上我们是富足的,这给了我们希望、信心和力量。

闫:围绕主题选资源,围绕难点选资源,同一个主题、同一个难点,有各种资源,选择哪种更好呢?

徐:对初中生而言,选择一些直观、生动的课程资源更吸引学生,特别是一些有意义、有趣味的历史故事和细节,如处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可讲讲小岗村的故事、可讲讲《平凡的世界》孙少平的故事……(自由发挥)

郭:历史应该是鲜活的、生动的。在本课教学中,很多地方都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例如从历史人物入手,展现给学生一个个生动、丰富、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这对突出主题、突破难点也有帮助。历史教学应该讲人物,要“眼中有人”。人是历史教学中的“精灵”,脱离了人这一主要因素,历史教学就只剩下概念、名词,这也是当前很多学生不爱学习历史的主要原因。在本课教学中,讲人物故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个中心一个故事,在这种看似浅显、直白的故事讲述中,感受历史的深厚和人性的光辉。例如讲讲邓小平……(自由发挥)

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些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也讲故事,学生也很有兴趣。但是由于故事没有主题、没有中心,与教学没有多少关联,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没有实际意义,这样的故事只是单纯提高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灵没有任何触动,这就没有意义了,而且还白白占用了有效的教学时间。所以,讲故事应该把握这样三个基本原则:一是要围绕教学主题,二是要生动,三是要简明。第

一、第二点我就不多说了,第三点很重要,因为毕竟是历史教学,不是故事会,所以,要把握住讲故事的尺度。例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如果按照教材大字讲授,非常枯燥,如果按照字义讲半天,学生也许还不会理解,但是如果我们讲一个故事,学生可能马上就明白其含义。所以,在教学中,如果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来讲述,恐怕效果会好一些。

闫:郭老师说的三点我也赞成。在以往听课过程中,经常发现这样的问题:活跃的课堂背后没有任何实质有意义的东西,可以用这样一句话形容:活跃而散乱。听完课后,不知道老师讲这样一个故事要干什么?或者开展这样一个课堂教学活动是想达到什么目的?纯粹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讲故事。

徐:挖掘有意义的历史故事是个好办法,但历史故事实际从史料中选择出来的,而史料的积累是需要较长时间的阅读,在一些教学条件比较薄弱的地区,恐怕一时之间教师难以做到这点。这样以来,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选择方面,还有没有其它好办法呢?

闫:可以先不要追求课程资源的深度,在遵循教学主题的前提下,选择一些“浅”而“活”的资源,以新颖的整合方式呈现,改变按照原因—过程—结果—影响这样一个顺序完成的课程的老套路,我们看下面的教学设计:

这一设计以暗示着改革的“春天”为主线,把课程资源贯穿起来,以一种形象方式呈现出来,以让学生比较直观的了解历史、理解历史,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

郭:对于初中生利用故事情境的方式来整合课程资源,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是比较好的办法,如果找不到史料,老师可以在符合当时历史真实情景的前提下,开发了一些“虚拟人物”的故事来引发学生兴趣,也是一种思路。有老师这样设计:

【教学案例片段】

师:通过我们近两年的历史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社会的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让我们先走近一个叫阿毛的孩子,去关注他的命运。

师:故事《阿毛在1977年》:我今年17岁,我的父亲是个知识分子,因在一篇文章中写了一句“太阳像块死马肉一样挂在西边的天际”,就成了他攻击“我们心中的红太阳”的罪证;被打成“三反分子(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关进了牛棚。

粉碎了“四人帮”文革结束了,大快人心,我依然是“反革命分子”的儿子。我迷茫的走在大街上,墙上刷着刺眼的标语“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这真的是真理吗?几年的“造反”生涯,我学到了什么?我的前途何在……

问题:“文革”结束后,阿毛最盼望的是什么?

生:(随答)像正常孩子一样,盼望父亲能平反。

师:是的,文革被迫害的、受牵连的人有几百万,如果不解决,社会很难向前发展。像阿毛一样命运的人都希望纠正“文革”的错误。

师:请同学们帮阿毛明辨是非“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这个方针正确吗?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学生在看书过程中,议论纷纷,教师随机参加学生的讨论。)

生1:不对,“文化大革命”就是毛泽东犯的错误。

生2:毛泽东也是人,他的话在当时是对的,条件变了,还按他的“指示”办事是会错的。

……

师:同学们说的太好了,毛泽东的思想是没有错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但把毛主席的只言片语拿出来当真理是不对的,因为他的某些决策,会因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过时。

师:困扰阿毛的问题:检验真理的标准究竟是什么?请你帮他看书解答。

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师:略。

师:阿毛这个孩子的命运确实很苦,但是很快他的命运随着一次会议的召开而发生了转折,是哪次会议呢?

生:十一届三中全会

闫:这样的设计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技巧,老师们可以借鉴。我觉得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对教科书内容的的重组和整合也是一种课程资源的有效运用。我曾经听过我们西安市爱中学张燕老师的《伟大的改革开放》一课,她对这一课的整体设计很有特色。

郭:由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每个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教学素养不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也会不一样。开发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提倡理念,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要与新课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结合起来。很多老师已经意识到把课堂由单纯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学案式教学方式流行起来,请看下面一个老师设计的课堂学案:

徐:初中课堂,以课本资源为主,采用这种学案教学的方法可以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但是需要强调两点:一是布置的学案应该有针对性、思维性,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对课堂教学有实际的帮助意义。二是应该有拓展性,要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单纯在书上寻找勾画重点词句,简单复述课文,就可能把历史课的思维性和人文性抹杀了,肢解了历史课的美。

二、开发和使用课程资源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郭: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也就是在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实践中存在哪些误区。

1.教师需要用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

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整合,寻找有助于课堂教学的资源才有价值。教师对课程资源提供的内容要进行处理,有选择地接纳、批判地吸收,创造性地使用,才是教师与课程资源对话的实质。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尝试开发课程资源,对各种不同的资料进行重组、取舍,让有益于课堂教学的成分进入课程资源领域。例如:在教学《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时,仅凭教材中有限的一些文字图片资料,学生无法体会到新中国成立后得到解放的广大人民的那种激动、欢腾、愉悦的心情。也很难想象出“开国大典”的盛大场面,更难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伟大的历史意义。可以利用《开国大典》和《红旗飘飘》两段录象资料,根据教材的内容,选择了其中的“天安门开国庆典”、“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广大人民的悲惨生活”三段影象资料片段让学生观看对比。通过这些历史真实画面的再现,学生身临其境,对历史产生共鸣,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对解放前广大人民的深切同情;革命先烈们为了新中国的解放而做出的艰难卓绝的斗争和流血牺牲,他们永垂不朽;也就更能体验到举国上下热烈欢庆新中国诞生的喜悦豪迈情感。活动的历史画面也直观地向学生展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效果非常不错。

闫:2.教师要努力将学生所掌握的信息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现实资源

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内容往往是杂乱无章的。教师要教给学生怎样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后再作为课程资源,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贴近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去观察,去挖掘探索,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得到充分提高,还可以使学生思维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收集相关信息作为课程资源的补充。刚开始时,学生的信息拖沓冗长,经常是直接端着一本书或拿着从网上下载的资料到课堂上念。大量的课堂时间被占用,课堂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在不断地摸索实践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收集信息之前,先做好课前预习,根据课堂要教授的内容再去搜索信息,最后,还要对信息进行适当地增删精简,保留其中对教学有用的部分,删除不必要的枝节,真正地让资源服务于课堂,提高学习效率。资源的利用往往具有延续性,同时,也为了能够学以致用。要经常让学生把课堂所学延伸到课外,通过自制小报、撰写小论文、编历史剧等形式,把历史用于生活实际中。例如:学完了“秋收起义、南昌起义”这段历史后,可以让学生以此为主题,开展了一个自制历史小报比赛。学生个个踊跃参加,做出的小报图文并茂,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思维和卓著的才华。又如:学完了《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生活风貌》后,让学生仿照《清明上河图》画一幅反映唐代西安社会风貌的画。学生也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有的学生还展现出了很高的绘画水平,为此,班上还举办了一个小小的画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留下了许多可贵的资源,一举两得。

徐:3.教师与课程资源要实现多元化全方位对话

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呈多元化、全方位的发展趋势。教师应该立足教材引发开去,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拓展,突破教材的局限、扩大课程资源的视野。与文本对话,与影视、互联网对话,与自然资源对话,积极参加各种报告会、讲座、研讨会等社会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和经验,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能力。例如:教学《活动课:五四爱国运动》,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把课堂搬进电脑教室。通过学生自己上网查寻资料,制作电子文稿的活动过程,进一步理解五四爱国运动的伟大的历史意义。初中阶段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知识、对社会充满好奇与渴望,而又不愿被动接受,与此同时,网络世界为他们提供了广阔天地,他们对此又有极大的兴趣。因此,可以采用“自学—指导”的互动的网络教学法,把主体教学过程分成:搜集资料——协商讨论——制作文稿——展示成果——补充指导——得出结论这些环节。使每一个学习者都经历了一个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轻松地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与此同时,还能锻炼学生搜集资料、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郭:4.教师与课程资源要实现生活化的对话

教师与课程资源对话的目的是为教学提供支持。课堂教学生活化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发展趋势。教材、学校、教室已经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教学环境作为新课程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因素之一,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学不仅要注意联系生活,更要注意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对知识的亲和度,注重学生生活的经历和体验。例如:在教学《改革开放》中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这一子目时,由于理论性太强,如果纯粹地对着课本说理,那将是空乏其身,没有一点效果,还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其实,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事例就在我们生活实际中。课前,可以让学生在家咨询父母,告之他们的工作单位的性质。课堂上,引导他们就父母的工作单位和身边的具体现象,如:小餐馆、修鞋摊和超市等分析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区别。让学生以身边的真实现象为例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就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这样,劳动者的积极性才能提高,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是经济体制改革成果的一个体现。这样,以现实事例说理,理论才更有说服力。

总之,教师教学必须走出书本,走进一个“多元化时代”,走进资源丰富的现代课程,将自己的角色由书本传授者转变为现代资源的综合开发者、利用者。

徐:概括地说,课堂中利用课程资源教学有三个层次:一是用课程资源解释教科书结论;二是用课程资源丰富教科书内容;三是将课程资源与教科书整合,升华历史理解和认识。我建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课程资源的有效使用问题。我想强调的是,历史教学不是纯粹的学科知识学习,课程开发是师生共同的任务,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就一节课而言,如果学生的阅读量大了、阅读面宽了,对解决上面所谈到的一些问题有很大帮助。教师要阅读,学生也要阅读。老师们在准备这一课的时候,可以看一些书(投影)……

闫:对,作为历史学科启蒙的初中历史教师,必要的阅读是基本的要求,通过阅读,可以获得不断的进步。

三、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

闫:最后一问题,我想代表广大一线教师向两位专家请教,

(三)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

徐:首先,通过课堂讨论提高教科书资源的利用率。

中国近代史部分有关于“海防”与“塞防”(指西北防务)孰重孰轻的争论问题。南京市第九中学华如容老师在上这课时,首先阐述了李鸿章和左宗棠的不同观点,然后要求学生围绕“‘海防’、‘塞防’孰轻孰重?”这个问题展开讨论。由于该问题比较抽象,学生对于海防以及塞防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所以并不感兴趣。有的学生只是单纯从海防以及塞防到底哪个重要的角度去考虑,而没有认识到两者同样重要,都是祖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样就偏离了该问题的实质。因此,华随即想到可以用一个浅显生动的比喻把这个问题转换一下,就问学生,“你认为是家里的前门重要呢,还是后门重要?”。学生一听来劲了,马上议论纷纷,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然后老师因势利导,要求学生再回到刚才的正题上,举一反三,加深理解。很快,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提高,对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必要性和正义性也有了较深的理解。这样,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从而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先请老师们看ppt中对课堂过程的描述)

(教师通过屏幕出示相关背景知识)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将侵略魔爪伸向了中国的西北、西南和东南地区,使得中国出现了严重的边疆危机。1865年,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军侵入新疆,擅自建立政权,对新疆各族人民实行严酷的宗教歧视和民族压迫。当时,英、俄两国为达到控制新疆的目的,竟然承认阿古柏政权,并通过阿古柏政权在新疆获得了许多侵略权益。沙俄还直接出兵占领了伊犁地区。阿古柏政权实际上成为英、俄两国阴谋分裂和肢解中国领土新疆的罪恶工具。面对西北边疆危机,清政府内部就“海防”与“塞防”孰重孰轻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其中,主要分成李鸿章和左宗棠两派:

李鸿章认为:“海防”重要。不收复新疆,对于国家的元气来说并无损伤,但如果不去防守沿海,则会成为国家的心腹之患。所以应当将国家的主要经费用于扩充海防,加强东南沿海的防务。

左宗棠认为:新疆是中国的西北门户。丢失了这块地方,一旦沙俄南下,英军东进,边塞地区就没有可以防守的要塞,那么,内陆地区就危险了。而且,保卫新疆,就是保卫蒙古。保卫了蒙古,也就保卫了京师。所以他主张“塞防”与“海防”并重,坚决要求收复新疆。

师:那么,同学们,对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你们认为是“海防”重要呢,还是“塞防”重要呢?

生1:我觉得是“海防”重要,因为如果敌人从海上打过来,很快就会威胁到北京,而如果从西北进攻的话,四周都是沙漠,荒无人烟。就算打下来,也没什么用处。

生2:我觉得“海防”和“塞防”都蛮重要的,因为不管敌人从哪边攻过来,中国都是遭到侵略了啊!

生3:我认为还是“塞防”比较重要,如果敌人从西北打过来,就进入中国内地了。而在海上我们还可以比较容易把敌人赶走。

生4:我还是觉得“海防”更重要,因为外国的海军比中国要先进,如果敌人从海上进攻,很容易取胜,所以中国要加强海防。

生5:“塞防”重要。因为就像左宗棠讲的:保卫新疆,就是保卫蒙古。保卫了蒙古,也就保卫了京师。所以还是“塞防”比较重要。

师:刚才几位同学说的都很有自己的见解,还有同学有别的意见吗?

……(气氛比较沉闷)

师:好,那么我们把这个问题转换一下。打个比方:你觉得是你家里的前门重要呢,还是后门重要呢? (笑)比方说有后门。

(教室顿时炸开了锅!学生自由讨论,表情非常的兴奋。)

生6:当然是前后门都重要啦!

生7:前后门都很重要,因为不管是你开着前门还是开着后门,别人都可以到家里来啊。

生8:对啊,再说如果小偷光顾,他管你是前门还是后门啊,只要进来就行了。(笑)

生9:那这样讲“海防”和“塞防”都是很重要的啊。不论失去了西北边疆还是东南沿海,敌人都会进一步的侵略我们国家,那我国的内陆就危险了。

生10:我也同意。

生11:我也认为“海防”和“塞防”同样都重要。因为都是我们国家重要的门户嘛!

师:好,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当我们把这个问题转换以后,同学们很快就能理解了,前门和后门同样重要。因为一个家无论前门或是后门失去了防范,那么家里都可能遭到损失。同样,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西北边疆还是东南沿海都是祖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丢失哪里,中国都有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的危险。所以“海防”和“塞防”同样重要。因此,左宗棠收复新疆是顺应民心、势所必然的正义之事。(生点头,表示同意)

生12:那么这个问题也可以这样问:是喝水重要呢,还是吃饭重要?(众笑)

生13:还有,是家里的冰箱重要呢,还是彩电重要呢?(笑)

生14:当然都重要罗,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就像“海防”和“塞防”一样。

……

师:看来我们同学也学会把问题转换思考了,这非常好。其实联系到我们现在,目前我国有些边疆地区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比如?

(学生七嘴八舌,抢着回答)

生15:台湾问题,台湾可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重要门户。

生16:还有新疆的东突问题,新疆应该属于“塞防”。

生17:还有西藏问题。

……

师:很好,我们同学掌握的课外知识真是不少。以台湾为例,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对于我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种重要性不仅仅表现在主权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它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重要门户,如果失去了台湾,那我国就等于失去了一个东南的屏障。但是,目前台湾岛内有一股台独势力正在闹所谓的“独立”,企图分裂祖国。那我们应该如何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分析这件事情呢?

生18:我觉得他们是不会成功的。因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领土,不可能因为有一部分人在闹独立就会独立的。

生19:台湾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重要屏障,那反过来,台湾也需要有我国大陆地区的保护啊。如果独立了,台湾也得不到保障啊!

生20:就是,而且闹“台独”的毕竟只是少部分人,绝大多数的台湾人还是希望祖国统一的。

生21:所以台独势力是不会成功的,台湾迟早是会回归祖国的!

师:同学们的表现太好了!讨论得很充分,很热烈!感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继续讨论下去。比如:如果你是左宗棠,你准备如何收复新疆?左宗棠收复新疆对于我们今天解决台湾、东突问题有什么借鉴意义,等等。其实,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我们就可以比较容易理解历史上的很多问题,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根据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来指导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所以,历史无处不在啊!

闫:在历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对有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讨论。但是,这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较远,对于初中生来说,要他们从理论上进行分析是比较困难的。那么,如何拉近历史和他们的距离呢?窍门就是通俗化。用和学生聊天的方式和颜悦色地谈历史,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分析历史,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会感到很容易接受。

在这节课中,当学生对于“海防”与“塞防”孰轻孰重的问题感到无法理解的时候,老师选择从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实例入手,把历史知识的教学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运用浅显生动的比喻“你认为是家里的前门重要,还是后门重要呢”把问题转换。学生很快就理解了问题的实质并展开热烈的讨论,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无论西北边疆还是东南沿海,都是祖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都要坚决捍卫她,不容外来入侵,所以左宗棠收复新疆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学会了运用问题转换的方法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现象,而这也是一种分析思考历史问题的方法。

此外,历史联系现实,使我们可以比较容易理解历史上的深奥道理;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根据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来指导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所以,作为讨论的延伸,我请学生就我国目前边疆的情况,特别是台湾问题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并不要求学生的答案有多正确、多完整,关键是否学会思考,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发散性思维。

郭:这堂讨论课很生动、很具体,内容较丰富,既有教学实施中的困惑和矛盾,又有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后,教学氛围顿时好转,学生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精彩片段。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教师用生动的比喻来解读历史问题,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想起,从生活中熟悉的东西说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然后因势利导,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帮助学生从生活中追溯历史,靠近历史,情感上体验历史,将历史与现实紧紧联系起来,实现知识的迁移,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解决历史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享受学历史的乐趣。这种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理念,值得加以肯定。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海防”“塞防”之争的讨论,让学生了解19世纪

60、70年代中国所面临的严重边疆危机,认识到在危机面前,以左宗棠为代表的清朝官兵毅然收复新疆的举措是爱国行为,捍卫了祖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本课的教学过程以及效果来看,应该说基本上实现了这一目标。但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加以改进。如导入新课时,对当时中国面临的边疆危机渲染得不够,讲得不具体,很难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危机感和紧迫感,难怪叫学生讨论时讨论不起来,课堂气氛沉闷。又如在转换话题后,怎样利用学生被激发出来的学习兴趣,自然而又巧妙地将大家的讨论引导到正题上来,案例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还有,讨论中联系现实的话语到底怎样组织?如何更好地突出主题?这些都值得商榷。

徐:其次,通过课本剧中的角色体验,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资源整合到课程之中。例如课本剧《探寻马可•波罗的足迹》

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一课中,“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是一个重要的章节。其中主要介绍了马可•波罗的东方之旅及《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引导学生理解其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及世界历史进程所产生的影响,进而深入体会本篇课文所突出的主旨:和平往来是世界各国、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这种物质和人员的交往,对于它们各自的社会经济发展、物质和精神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也是本节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在七年级的《中国历史》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马可•波罗有了初步了解,如果在这里照本宣科(叙述史实,阐述影响),必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重要的突破口。扬州市竹西中学董亮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通过“角色扮演”,创设历史情境,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自觉地成为一个“历史参与者”,在活动中完成知识的积累、理论的提高和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准备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一同走进历史,去探寻马可•波罗的足迹……

(先请老师们看ppt中对课堂过程的描述)

(教师通过屏幕出示相关背景知识。课前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准备材料,并相互交流,分角色准备参与活动)

师: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阿拉伯商人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其实,一些西方人也通过丝绸之路来往于欧亚大陆之间。他们的活动同样影响着世界的发展,甚至改变着世界的历史进程。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马可•波罗的足迹,重返那逝去的13世纪吧。

(此时,讲台屏幕上投影出古代丝绸之路的地图)

学生1(扮演威尼斯):我是意大利的名城——威尼斯,是13世纪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故乡。在今天探寻马可•波罗足迹的活动中,我就是旅行的起点。还是先让我来讲一些故事吧。1254年的一天,在我这里的一个商人家庭中,一个婴儿出生了,他就是马可•波罗。当他还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和叔叔就去了东方经商,到过中国,朝见了蒙古帝国的忽必烈大汗,并带回了大汗给罗马教皇的信。他们回家后,小马可•波罗天天缠着他们讲东方旅行的故事。这些故事引起了小马可•波罗的浓厚兴趣,使他下定决心要跟父亲和叔叔到中国去。1271年,父亲和叔叔同他们的十几位旅伴开始了他们的第二次东方之旅。那次告别我威尼斯的,还有对欧洲以外的世界充满好奇的、17岁的马可•波罗。

学生2(扮演巴格达):我是曾经辉煌的阿拉伯帝国首都、中东古城巴格达。当马可•波罗跟随着父亲和叔父出发之后,他们时而乘船,时而骑马,时而骑骆驼,时而步行。他们先进入地中海,然后横渡黑海,穿过叙利亚,又经过两河流域来到了我这里。只要从我这儿到波斯湾的出海口就可以乘船直驶中国了。然而,此时却发生了意外。一伙强盗盯上了他们,乘他们睡觉时抓住了他们,并把他们分别关押起来。半夜里,马可•波罗和父亲逃了出来,当他们找来救兵时,强盗早已离开,除了叔叔之外,别的旅伴也不知去向了。于是,三人继续向波斯湾进发。

学生3(扮演中亚):我是拥有高原与沙漠的中亚。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在波斯湾一直等了两个月,也没有遇上去中国的船只,只好决定改走陆路,穿越我——中亚的腹地,前往中国。但这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路,是让最有雄心的旅行家也望而却步的路。他们一路向东,越过荒凉恐怖的伊朗沙漠,跨过险峻寒冷的帕米尔高原,跋山涉水,克服了疾病、饥渴、沙暴、雪崩、干旱、瘟疫的困扰,躲开了强盗、猛兽的侵袭,终于到达了中国的新疆。

学生4(扮演新疆):我是古老中国的西部珍宝——新疆。当马可•波罗一到我这里时,他的眼睛就被吸引住了。这里有美丽繁华的喀什、盛产美玉的和田,还有处处花香扑鼻的果园。接着,他们继续向东,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经过河西走廊,终于在1275年到达目的地。

学生5(扮演上都):我是元朝的北部都城——上都,在这里,马可•波罗的父亲和叔叔向忽必烈大汗呈上教皇的信件和礼物,并向大汗介绍了马可•波罗。大汗非常赏识年轻聪明的马可•波罗,特意邀请他们进宫讲述沿途的见闻,并携他们同返都城大都,后来还留他们在朝廷中任职。聪明的马可•波罗很快就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他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都留下他的足迹。中国的辽阔与富有让他惊呆了。他在扬州做过官,还出使过越南、缅甸等地。他每到一处,总要详详细细地考察当地的风俗、地理、人情。在回到大都后,又详细地向忽必烈大汗汇报。就这样,17年很快过去了,马可•波罗越来越想家。1292年春天,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受大汗委托,护送一位蒙古公主到波斯成婚,他们趁机向大汗提出回国的请求。1295年,他们三人终于又奇迹般地回到了阔别24年的故乡——威尼斯。

学生1(扮演威尼斯):24年后,马可•波罗终于又回到了我这儿——家乡威尼斯。他们从中国回来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城市,他们的见闻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他们从中国带回的东方珍宝使他们成为了富豪,人称“百万君”。但同时也得了“百万谎言的人”的称号,因许多人认为他的“天方夜谭”不可尽信。

学生6(扮演热那亚):我是意大利的另一个地区——热那亚,也是马可•波罗故事的高潮发生地。1298年,我与威尼斯之间发生了战争,而马可•波罗也参加了战斗,结果,他被俘了。在狱中,他遇到了作家鲁思悌谦,于是便有了马可•波罗口述,鲁思悌谦记录的《马可•波罗行纪》一书的诞生。它在整个西方激起了巨大的反响。

学生7(扮演《马可•波罗行纪》):我就是13世纪末问世的“世界一大奇书”——《马可•波罗行纪》。我一共分为四卷,全书是一部关于亚洲的游记。记录了东方众多国家的情况,而重点部分则是对中国的叙述。在我当中,以大量的篇章,热情洋溢的语言,记述了中国无穷无尽的财富、巨大的商业城市,极好的交通设施以及华丽的宫殿建筑。

我一出生,人们就被我的新奇所打动,争相传阅和翻印,成为当时很受欢迎的读物,影响是巨大的。我打开了中古时代欧洲人的地理视野,在他们面前展示了一片宽阔而富饶的土地、国家和文明,引起了他们对于东方的向往,也有助于欧洲人冲破中世纪的黑暗。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黄金成为人人渴望的东西。而我所描述的黄金遍地的东方自然被欧洲人看成人间天堂,整个欧洲为之疯狂,激起了他们绕过阿拉伯人开辟新航路的热情,进而促进了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于是,在欧洲国家的支持下,一些航海家和冒险家手持着我开始踏上了实现“黄金梦”的探险航程,进而推动了西方的地理大发现和对亚、非、拉长达300年的殖民扩张。世界历史因此而改变。

不过,从历史上直到今天,一直有人在怀疑着我的真实性。他们说,如果马可•波罗真的到过中国,为什么最重要的事物如长城、茶、筷子、方块汉字……全给漏掉了?嘿嘿,其实,答案只有我自己知道。同学们,你们如果也对我的身世感兴趣的话,那么就一起来探究谜底吧!

闫: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是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董老师采用让学生扮演角色的方法,力图使久远而陌生的过去“重现”,营造历史情境,由此激发学生的情感、思维和想象。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运用拟人化的手段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马可•波罗的传奇经历以及《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对世界的影响,使课堂中的学生深深地被吸引,激发了他们的情感,一步一步将他们引入课文之中,感觉到“历史即在眼前,我即在历史之中”,既引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又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同时,本课的学习目标也一一落到了实处。这比传统“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要好得多。我认为,通过角色扮演、神入“历史情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探究历史问题,是一种很好的历史教学方法,值得我们投入和引起关注。

郭: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倡教学形式多样化,列举了十几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其中就有体验性的教学方式——“编演历史剧”(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针对有关教学内容,通过在课下搜集、阅读材料,编写历史剧本,分配角色演练,而后在课堂上由学生担纲历史角色来展示有关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活动过程。美国华盛顿大学有这样一个条幅:“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它说明了让学生自己亲身实践的重要作用。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进入到历史短剧、历史人物的意境之中,无论是获取知识、相关材料,还是解决难点,都亲身尝试、探究,从中来体验和感受所演的角色,并通过角色的扮演加深对所探究问题的认识。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一课中,关于“马可•波罗”一目在教学中是个难点。为什么呢?因为故事发生在中国的元代,时间久远,此其一;流传下来的史料很少,此其二;马可•波罗的到过的地方很多,涉及古代西域、西亚、中亚、欧洲等地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此其三。这些都增加了今天的中学生学习、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困难。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因为马可•波罗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关于他及他的《游记》,后代有不少争论,如果教师设计得好,这本身就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这一课,董老师采用了让学生扮演角色的方法,力图使久远而陌生的过去“重现”,营造历史情境,由此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思维和想象,教学获得了成功。

课前,董老师让学生搜集、阅读关于马可•波罗的历史资料;然后分角色准备,编写了活动的脚本;课堂活动时,努力模拟历史场景,由学生拟人化地扮演马可•波罗所走过的许多重要城市以及《马可•波罗游记》,使他们“神入”历史情境,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整个活动的步骤也是符合角色扮演一般要求的。要说还有什么不足之处,我认为,第一,剧本缺少了马可•波罗这位主角,虽然在拟人化的“城市角色”那里也时时提到马可•波罗,但总觉得让马可•波罗这位主角直接上场,效果可能更好。第二,角色扮演的最后,应该由教师来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深化对所学历史内容的认识。可是,本案例没有反映。第三,通过学生扮演的角色所作的介绍,内容基本上是知识性的,而真正能够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比如《马可•波罗游记》的真实性问题等,仅仅在最后一带而过,似有点欠缺。

需要说明的是,角色扮演这种教学形式虽然好,但是,剧本的编写需要老师、学生付出许多心血。因此,一定要适时、适量;而且尤其要注意老师不要包办代替,如果是老师编剧、学生演出,那就失去了角色扮演的意义了。

徐:第三,通过考察历史遗址、遗迹,活化课程资源。

对于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人来说,遍布各地的历史遗址、遗迹是说明历史问题的有力实物证据,也是认识历史原貌的可靠材料。历史遗址、遗迹主要指地下考古发掘出来的历史遗址和地面遗存的古代建筑等。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遗址、遗迹,并恰当地组织指导学生参观,既可增强历史教学的说服力,又能对学生产生极大的魅力与吸引力,其教学效果常常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南京市六中鲍芳为我们提供了《南方也有石窟吗?》一课的教学案例。

本案例出自人教版初一历史教材“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二)”一课。当学到“辉煌的石窟艺术”一目时,有学生提出:课本中列举的石窟都在北方,同一时期的南方有没有石窟呢?又有学生问:南京栖霞山的千佛岩是不是这一时期的石窟?于是鲍我将学生分为几组,有的查找有关南方石窟的资料,有的进行实地考察,在下一次课上进行介绍。

课题是课本之外的内容。初一的学生刚刚接触历史,对许多问题充满了好奇,由于学生年龄还小,想法也很有创造性。同时,学校地处南京城区,作为十朝都会,有着丰富的校内外教学资源。我借此机会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拓展知识面,锻炼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鉴于这是一堂文化课,所以,教师指定的教学主要目标是:1.鼓励与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锻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2.丰富学生对文物古迹的直观认识,使学生对文化遗产更加珍惜,同时更加了解自己家乡的历史。

(先请老师们看ppt中对课堂过程的描述)

1.指导方法:教师提出一些建议,供学生活动参考。

(1)查找资料(包括文字资料、文献资料等),收集资料的学生可以上网查找,也可以到图书馆、博物馆等地点搜集文字、文献资料。这些资料比较庞杂,需要进行筛选。

(2)实地考察,到栖霞山千佛岩参观,拍摄照片或录像;采访当地居民、管理人员,了解这座石窟的历史。

2.实践探究:首先,全班学生按各自的兴趣、能力和活动范围分成三组,选出组长,制定行动计划,利用课余时间分头行动。经过学生们的努力,查找资料的学生从图书馆、博物馆以及互联网上搜集到不少文字资料;实地考察的学生拍摄了照片,探访了当地居民与管理员,还有个别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了录像资料。

3.资料交流

师:上一节课有位同学提出南方是否有石窟的问题,大家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大家找到的资料。

组1——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生1:我们找到的是关于栖霞山千佛岩发现“飞天壁画”的报道。

“东敦煌”是璀璨明珠——摘自江苏媒体的部分报道

①专家激动无比

敦煌学家们经实地考察后向世人宣布:南京栖霞山千佛岩的文化、艺术与敦煌莫高窟存在极大的渊源关系,其发现打破了传统敦煌研究一直局限于中国西北地区的局面,成为目前中国历史上发现的“东敦煌”,为中华文化史再添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黄征教授亲赴栖霞山,考辨了该洞龛的壁画,高兴地连声说:太精彩了!真是稀世杰作!

不过,对在千佛岩只发现了这一对“栖霞飞天”,敦煌学家们感到不太可能。他们不甘心地在四周查找,竟在同一洞龛的左壁上又发现一个小“飞天”,在另一个较大的洞龛顶上发现了丹砂涂画的痕迹,黄教授断定这也是“飞天”壁画。连续不断的发现,使敦煌学家们激动无比。这些极其珍贵的文物是目前中国所发现的最东部地区的“敦煌遗迹”,是继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100周年后,中国考古又一大发现。可以预见,南京栖霞山千佛岩将会成为国际敦煌学研究以及人们旅游的新热点。

②万人争睹“飞天”

11月4日,有近两万名游客赶往南京栖霞山,争睹“飞天”风采。专家呼吁:发现“东敦煌”重要,保护“东敦煌”更重要!

③“栖霞飞天”东传日本

“东敦煌”在南京发现,使中国西北部的华夏敦煌宝库,在东部地区得到呼应,引起国内外敦煌学者的广泛关注。敦煌学家们认为,“栖霞飞天”的面世,不仅丰富了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宝库,还揭开了敦煌文化是如何传到日本的“路径之谜”。南京成为中国与日本之间以“飞天”为代表的敦煌文化的传播的中间站点,“栖霞飞天”当之无愧地连接起了中日两国“丝路花雨”文化脉络。黄教授风趣地说,说不定正是鉴真大和尚把栖霞飞天带到日本去的呢。

④“栖霞飞天”反哺莫高窟

敦煌学者发现,“栖霞飞天”不仅将敦煌文化东传日本,而且反作用于西北敦煌的“飞天”,揭开了敦煌莫高窟“飞天”风格演变之谜。在此意义上,“东敦煌”在敦煌文化交流史上可谓具有枢纽性的重要地位。

敦煌研究专家马德博士与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的谢成水老师认为,“栖霞飞天”集西域风格、中原风格、南方风格三者于一身,是多样化风格的统一。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秘书长柴剑红说,根据新发现的“栖霞飞天”,我们可以推测,当初很可能是敦煌文化在流传到南京等南方地区后,“飞天”在南方画风的影响下,终于形成隋唐时期的多变飞动、飘然欲仙的风格,然后随着隋唐统一全国,反过来又“回流”到北方以及敦煌莫高窟等地区,影响了当地的“飞天”画风。马德博士告诉记者,“栖霞飞天”对敦煌莫高窟的“反哺”,可能是随着古代南方大官世族到北方任职或生活时,带去了大批的乐工、画师等“百艺”人员,从而把南方文化传到了北方以及敦煌莫高窟等地区。

⑤国际学者盛赞“东敦煌”

栖霞考古的新发现,引起了国际敦煌学家的极大关注。他们惊叹,如果说100年前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诞生了“敦煌学”,那么南京的“东敦煌”,无疑进一步推动“敦煌学”走向成熟。

日本敦煌学家、早稻田大学的砂冈和子教授表示,“东敦煌”虽然遗迹不多,但所存吉片光羽,足以证明其在文化上东传西哺,功德无量。

这就是两幅“飞天”壁画的图片。(展示图片)

生2:我们也找到了一些相关的报道,但有些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有专家质疑“东敦煌”——摘自江苏媒体的部分报道

南京栖霞山发现“东敦煌”的消息报道后,一些专家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华国荣说:这个洞中的两个“飞天”,我们1994年就已记录在案,还拍了照片。

正在千佛岩石窟作现场工作的南京市文物局有关专家说:对这两幅“飞天”壁画,我们在1998年就作过研究。目前,这壁画与雕塑造像有何关系,是否南唐时代的,由于洞窟被破坏得比较厉害,还无法下结论。此外,“飞天”也不只是这个洞窟才有。唐朝时“飞天”形象早已传遍天下。栖霞千佛岩考古是列入国家文物局考古计划的,其断代、价值和在中国石窟艺术上的地位,都还有待探讨。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林树中说:栖霞千佛岩石窟有“飞天”并不奇怪。在石窟里作装饰壁画浮雕,是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共同特点。“飞天”也不是敦煌特有的。在佛教上,“飞天”是司管音乐的“乐神”,凡有佛教壁画出现的地方,一般都应有“飞天”。我们于60年代在苏南也曾见过不少,如丹阳发现的3座南齐墓中的砖印壁画就有4个“飞天”,比敦煌还要出现得早一些。“飞天”等佛教艺术传播有3条途径: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和南传之路。我不同意有人所说是敦煌传过来的说法。我的研究生、现任南艺副院长阮荣春早就提出,这是佛教的南传系统,即从印度到云南、四川,沿着长江到下游。

敦煌学著名研究学者、南大教授高国藩说:我多年前就知道那两幅“飞天”壁画,这次把它说成是发现了“东敦煌”,未免言过其实。因为敦煌有400多个洞窟,2000多尊彩塑,还有两万多平方米的壁画,藏经洞经卷文书有四五万册。如果在栖霞山发现唐人抄本,哪怕只有一二百卷,也是轰动世界的新闻。但是,如果要说有“飞天”就是“东敦煌”,让人感觉是对敦煌学的亵渎。即使要提“东敦煌”,麦积山石窟还差不多,它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位于甘肃省东部,与敦煌遥相呼应。但是,麦积山石窟还没自称“东敦煌”。壮观的云冈、龙门石窟也没这样比。

师:对于千佛岩的飞天壁画,这两组报道在什么问题上看法不同?

生3:栖霞山千佛岩究竟能否被称作“东敦煌”?这几幅飞天壁画是不是真有报道中所说的价值?

师:是啊,究竟千佛岩的价值到底有多高,还有待专家学者们的考证。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在解决任何问题的时候,设想可以大胆,求证却必须小心。

组2——实地考察千佛岩

生4:千佛岩开凿于南齐永明二年(公元484年),至明朝,历代都有增凿修缮。现存大小佛龛254个,佛像553尊,号称“千佛岩”。民国13年,寺僧以水泥涂附佛像,虽失原貌,但仍留存六朝时代遗风。

生5:千佛岩开凿于六朝时代,迄今1500余年,为江南独一无二之佛窟,其历史文物、佛教艺术价值,与敦煌、云冈、龙门并美,是国家财富。但因年久风化,又屡遭人为破坏,现存文物损坏状况较严重。

此外,我们还实地拍摄了一段录像,请同学们欣赏。

(播放录像)

师:这组同学很懂得使用高科技产品,很厉害啊。(众笑)

千佛岩的文物价值确实是较高的。对于它的损坏,同学们有什么看法?

生6:这些文物古迹都是我们中国人民的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好好保护,让更多的人能够欣赏、体会它的美好,能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工艺水平。

组3——查阅图书馆中的相关资料

生7:不像我们一开始认为的:江南地区的石窟只有一两处甚至根本没有。我们到图书馆翻阅了一些资料,发现江南地区其实有不少石窟。

生8:江南石窟,以浙江为最多,大多集中在杭州西湖四周。

西岸飞来峰石窟,有三个天然岩洞,主要造像在洞内外,计五十八座窟龛,开创于五代末,止于元代。

西南岸龙井寺东翁家山烟霞洞,是五代时就一个天然岩洞开凿的石窟,宋代还有雕造。大仁禅寺后面的石屋洞,是五代开凿的一个大窟,窟内壁面佛龛密集。

东南岸天龙寺北坡上有五代和南宋开凿的三龛。

东北岸紫阳山一带也有造像。

此外,新昌城西南南明山宝相寺内有开创于南齐时的摩崖造像,高30米,但经历代修葺,今为明代所修。

福建省福州市南鸟石山上,有唐代造像。

江西省赣州西北通天岩有宋代造像。

云南省剑川西南石钟山有石窟群。石钟寺有八个洞窟,开创于殷氏大理国,元代继作。

狮子关有三处洞窟,开创于殷氏大理国时代或稍后。

沙登村有四处石窟,开创于中晚唐。

师:从这些资料中,我们得到大量关于南方石窟的知识,同学们对于自己家乡的历史也更了解了。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继续了解关于石窟的知识,比如“洞”和“窟”的区别是什么?除了著名的云冈、龙门石窟,还有麦积山石窟以外,北方还有哪些著名的石窟?我国四大石窟是哪四个?同学们会发现,学习和研究历史既可以增长知识,又能够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闫:本案例中的社会考察活动,兼有实地考察与资料搜集的特点。学生通过或独立或合作的活动,学会用更多的途径与方法去学习历史、了解历史,也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同时,在搜集、整理、交流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保护文物的紧迫性,也感受到治学严谨的重要性。本次活动最重要的便利条件就是本地资源相当丰富。校内外有各种资源可供学生挖掘,包括本校教师、附近的图书馆、南京博物院、朝天宫博物馆以及市郊的古迹等。学生所搜集的材料相当丰富,既有全面介绍,又有典型介绍,甚至还有不同角度的新闻报道,对于提高学生辨析材料的能力有很大的助益。

这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在于石窟本身的许多问题(比如佛教的传播与石窟艺术的关系)并没有深入挖掘,于是学生进行辨析的时候就只能讲些比较浅显的东西。还有南方石窟的艺术价值怎样,也没有确切的资料能够说明。这与初一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关系,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发展。

郭: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是以历史材料为基础的。通过收集历史资料,构建历史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这不仅是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也是历史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史料教学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基本途径。在本案例中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魏晋南本朝时期南方有没有石窟这一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展开了史料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在于,一方面让学生学会如何收集资料,根据资料分析问题,并且学会分析不同观点的资料,从中有所体会,并最终解决问题。不论是掌握实物史料还是文字史料都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问题,得出结论。另一方面,史料特别是实物史料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具有更高的直观性和立体性,因此,相信那些去栖霞山实地考察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会更为深刻。另外,指导学生学习“论从史出”,是对待历史学科必须具备严谨的品质,根据最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来说话。总体说来,这种教学方式大大拓展了教学的空间,又没有脱离教学目标,充分运用了当地乡土课程资源,调动了学生探讨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史料教学要求学生做好一定的准备工作,具备一定的基础。从本案例学生收集的资料来看,其中涉及到不少专业知识,比如考古学、敦煌学以及日本飞天和中国飞天之间关系的知识,这些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比较困难,所以事先应该让学生有些准备。史料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对新出现的问题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并要适时地启发学生,鼓励他们作出合理的大胆的想象和推测。比如栖霞山千佛岩是否能称为“东敦煌”,日本飞天是否来自于“栖霞飞天”……这些问题的出现并非坏事,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把握这些问题,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则有较好的效果。本案例如果能够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所展示的材料,进行更多的讨论,可能会形成更好的教学氛围。

徐:第四,通过社会调查、访谈,促进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的整合。(案例:由“日本军旗装事件”所引起的思考)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初中历史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现代公民基本素养的一门课程,不是为未来的历史研究人员打专业基础的,也不是打造储存大量历史知识的人脑资源库。因此初中历史教学完全可以走向社会、融入生活,使学生借助书本知识,关注身边现实,通过观察、分析,为人生成长和社会发展做力所能及的思索和努力。于是在平日的课堂教学应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我看到南京市宁海中学张娟老师在这方面的一次教学尝试。

在学习“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这一课时,其中的一个重点是“南京大屠杀”,老师们一般都会想到可以利用本地的优势资源,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每年12月13日的警钟长鸣、经历过那事件的老人等,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课前用各种方式搜集、整理南京大屠杀的证据,使他们明白“历史就在身边”。课后还要求学生进一步利用当地课程资源,做一些开放性、实践性和研究性的作业。比如,以南京中学生的身份给日本中学生写一封信,等等。这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促使他们走进博物馆、社区等第二课堂,使历史课堂得到延伸和拓展。

张娟老师的案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要借助寻找、关注历史的一系列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合作能力。使学生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行径,认识军国主义的本质及危害,树立为人类和平、民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另外,曾经在网上沸沸扬扬的“日本军旗装”事件的主角,是孩子们所熟悉甚至喜爱的某演员,我决定利用这一风波,抓住他们的兴趣点,引起议论,促进思考,展开学习。

(先请老师们看ppt中对课堂过程的描述)

师:老师先给大家看一张图片,你们看看图上的人物是谁?

生:(七嘴八舌,兴奋)××。

师:这正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演员××,这是她在美国纽约街头为《时装》杂志拍摄的一幅封面照片。这张照片曾经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引起了数以万计网友的震惊和谴责。

热点论坛:你怎样看待这件事?(学生互相交流感受)

生1:图上的××穿的这件单袖短裙的大半部分都描绘着日本军旗,可是她的神态很无所谓,她这样做太不应该了,是不爱国的表现。

生2:我觉得××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怎么能穿这种衣服呢?真过分。(众笑)

生3:××的日本军旗装让人很气愤,她肯定是忘了日本人曾经给中国带来的伤害和耻辱,忘记了那段令人痛心的历史。

师:刚才几位同学所说的和网上调查的大多数网友的意见基本一致。显而易见,象征着日本军国主义的太阳旗触动了中国人的创伤。六十多年前日本侵华战争带给中国的巨大灾难。战争虽然早已过去,但是关于它的争论却没有停止。××的“日本军旗装事件”我们不必过多关注和炒作,但对于历史,我们一定要认真看待,要认清真相,要有历史的责任感。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回到六十多年前,去正确认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惨绝人寰的悲剧——南京大屠杀。

(教师播放“南京大屠杀“录像片段)

师:(点击展示“江东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及其“陈列室”图片)有没有哪位同学去过这个纪念馆?(去过的同学举手示意)没有去过的同学有空一定要去参观一下。在这里陈列的近千件文物、档案、资料向我们诉说了历史的真相。可是同学们,在现在的日本,有人却说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捏造的二十世纪最大的谎言”,真的是这样吗?

生:(情绪激动)不是。

师:好,既然大家都说不是,请你们拿出证据来。你怎样去反驳这些日本人?怎样去堵住他们的嘴巴?

(点击)思维碰撞:“南京大屠杀”真的如一些日本人所说是中国“炮制”的,是“子虚乌有”吗?

(学生分小组进行热烈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课前通过调查、访问、搜集资料,肯定了解了不少史实,请上台控诉侵华日军的暴行,揭露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学生上台投影他们手中的资料、图片,并进行讲解)

(点击)铁证如山。

生1:1937年12月15日,日军将中国军警人员2000余名,解押至7汉中门外,用机枪扫射,焚尸灭迹。同日夜,又有市民和士兵9000余人,被日军押往海军鱼雷营,除9人逃出外,其余全部被杀害。当时这一类的屠杀非常多。

生2:(展示图片),更令人发指的是日军少尉向井和野田在紫金山下居然进行“杀人比赛”。他们分别杀了106和105名中国人后,“比赛又在进行”。战后,这两个杀人狂被押回南京,送上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判处死刑。

生3:南京沦陷的时候,在金陵大学历史系任教的美国人贝德士博士目睹了日军的暴行。1937年12月15日他在致友人信中说:“劫掠、酷刑、屠杀、奸淫、放火,凡是可能想像的坏事情,日军进城后就毫无顾忌、毫无节制地一一实行。在这新时代中,我们找不出什么东西足以超越日军的暴行。”

生4:在昨天的《现代快报》上(2003年11月20日)有一篇报道,是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的亲身见闻,题目叫作《我目睹了鬼子的罪行》,大家可以拿过去看看,这位老爷爷以自己的经历说明了日军的暴行真实存在。

生5:在战后发表的《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中写道:“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的来污辱这个城市”,他们“单独的或者

二、三人为一小集团在全市游荡,实行杀人、强奸、抢劫、放火”,终至在大街小巷横陈被害者的尸体。“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

生6:日本前早稻田大学文学部教授洞富雄在1982年12月出版了一本《南京大屠杀》,这是日本学者对南京大屠杀真相进行系统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它通过综合、分析,以大量事实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血腥暴行,影响极大。

生7: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生8:我们小组的同学课前去了江东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采访了工作人员,他们对南京大屠杀知道得更详细,请同学们听磁带。(播放访问录音)

生9:我这里有一本德国人拉贝写的《拉贝日记》,里面有很多第一手的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宝贵资料,都证明了部分日本人是在无耻抵赖。

师:刚才各位同学的举证都非常好,可以看出大家课前都作了充分的准备。日本人的谎言终究掩盖不了铁的事实,远东国际法庭审判的正义性、合法性和权威性也不容置疑。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片真实地记录了这段历史,请大家一起看一看。

(点击展示、简介:“日军在南京举行入城式”、“日军搜捕青壮年,押往南京郊外集体屠杀”、“日军残杀俘虏”、“遭日军惨杀的男女尸体遍布南京的沟壑田野”、“日军活埋南京和平居民”、“被刺杀后的中国人头颅”、“南京遭屠城后的惨象”、“松井石根受审”、“谷寿夫受审”、“东史郎忏悔”等图片)。

师:抗战胜利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战争罪判处南京大屠杀的主犯、日本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绞刑,另一主犯日军师团长谷寿夫,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引渡给中国政府处死。

(声情并茂地讲述)尽管少数战犯受到了历史严正的惩罚,尽管少数人在向中国人民表示道歉、认罪。但是同学们,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六十多年前,日军在我们南京进行的血腥屠杀,他们用活埋、集体屠杀、刀劈、火烧、水溺等种种惨无人道的手段,在六个星期之内屠杀了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六十多年前,日军来到南京,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把全市三分之一的房屋焚为废墟,把我们的南京城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六十多年前,我们的几十万同胞在日寇的铁蹄下发出了怎样悲哀的呻吟,他们经受了怎样的苦痛和灾难!

当年日军犯下的种种凶残的滔天暴行罄竹难书,激起了中国和世界人民的极大愤慨。但是同学们,现在的日本政府有没有深刻地反省这段历史,有没有真诚地向受害国人民,尤其是中国人民道歉?

生:(气愤,齐答)没有。

师:表现在哪里?

生1:日本政府一直企图修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

生2: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等政府官员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

生3:一部分日本右翼分子还登上我国的钓鱼岛插上了日本国旗。这都说明日本军国主义仍然阴魂不散,对外扩张的野心不死。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我想,任何一个爱国的中国人都会记得南京大屠杀那血淋淋的一幕一幕,因为它太刻骨铭心!每一年12月13日早上,整个南京城都会警钟长鸣,它在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永远不能忘记国耻!它在提醒我们要奋发图强、振兴祖国。

面对日本总是企图掩盖其罪行的现实,我们应该抱一种怎样的态度呢?

生1:我们应该要求日本方面以实际行动正视历史、尊重历史、以史为鉴,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

生2:对于日本政府与日本人民的态度,我们要区分开来。一味仇恨是不行的,世界和平需要各国人民共同维护。

(点击展示图片:“南京各界和国际正义人士抗议日本否定侵略、否定南京大屠杀史实”;“南京各界人士在纪念馆举办‘烛光祭奠’活动”)

(播放音乐《让世界充满爱》)

师:(在轻缓的音乐声中讲述)同学们,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早在汉朝,两国就开始友好往来,尤其是唐朝,交往更密切。两国本应和平共处,而不是战争。你们想过吗,当我们在为南京大屠杀的残忍而感到震惊的时候,当我们在为日本侵略者的恶劣手段而感到不齿的时候,和我们同龄的日本中学生在历史教科书上学到的是“在战争中即便不管什么人都杀都不属于大屠杀”的奇谈怪论,他们学到的是“日本发动大东亚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自存自卫和把亚洲人民从欧美的统治之下解放出来”的反动逻辑。所以,我们更有必要还历史的真相。请同学们课后给远方的日本中学生写一封信,告诉他们你对祖国的热爱、你对和平的热爱,告诉他们历史到底是怎样的。课后大家可以通过这样一些活动帮你们更好地完成这封信。(点击)课外学史:

调查访问:寻访本地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人,向邻居、家人调查,了解日本侵略军还有哪些暴行?

制作剪报:翻寻2000——2003年的报纸、杂志,找出有关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为军国主义翻案招魂的活动材料,了解中国政府的反映,小组制作剪报在同学间传阅。

上网参观:下载有关材料,相互交流,谈谈体会。

闫:这个案例所反映的教学实践打破原有的传统历史教学的模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注意体现课堂的活力与创造力,注重师生的共知、共享和共进。做到了:

(1)让学生“燃情”,使情感培养贯穿、落实在每一项活动中;

(2)让学生动嘴,通过课前采访,课堂讨论和交流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

(3)让学生动手,通过收集和整理素材、访问记录、上网下载图文和课后制作剪报等活动,得到很好的锻炼。

(4)让学生动腿,让学生走进纪念馆调查、走进社区对居民作访问,锻炼了自己,增长了才干。

某演员身披日本军旗的照片引起同学的深思,日本歪曲侵华史实、否定南京大屠杀和对我国钓鱼岛的企图又激起大家的愤怒。但教师较好地把握住了尺度,注意到了历史的现实性¬¬——当今以及未来中日两国的友好相处,让学生要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努力。对照现实、反思过去、分析得失,使学生具有以古鉴今、关注现实、预期未来的初步意识和能力,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

在分析该如何看待南京大屠杀、如何正视历史时,也可试着让学生进行“模拟采访”,以小记者的身份即兴采访由同伴扮演的历史学家、幸存者、外国友人等,可能会让学生更有兴趣,这一设想还有待进一步实践。

郭:南京大屠杀是近代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教师都会感觉到这部分内容并不难教。因为关于这方面的资料比较丰富,而且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大部分教师在讲授这段内容时,往往给学生列举大量的史实,希望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心、民族自尊心以及历史正义感。该案例中,教师没有遵循以往的教学方式。

首先,教师选取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众所周知,某影视明星着军旗装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波澜,近日还有人提议要让她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下跪以示道歉。中学生对于影视明星一般会比较关注,而对于这件事大部分学生也都有所了解,选取这样的事件作为整节课的切入点,不仅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容易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比一般的就事论事的讲法更适合中学生。

其次,教师很好地实现了一次角色转换。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于这部分内容往往是由教师陈述丰富的资料,然后让学生从中得到情感的升华,但这样的教学难以把握效果,教师也不容易体验到学生情感方面的变化。而在本案例中,教师则让学生自己给出史料,来驳斥现在有的日本人将南京大屠杀说成是“中国人捏造的二十世纪最大的谎言”的谬论。这一方面告诉学生要用史实来说话,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总结来完成情感体验上的升华,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正义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再次,教师充分利用了当地有利的教学资源。南京是南京大屠杀受害同胞的遇难地,教师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走进纪念馆调查、走进社区对居民作访问,通过自己收集的资料来证明问题,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和合作能力,也解决了因为学习内容远离生活而使教学越来越抽象,越来越难学的问题,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

这次教学中的闪光点是,教师没有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仇恨,教师很自然的引导学生得出“对于日本政府与日本人民的态度,我们要区分开来。一味仇恨是不行的,世界和平需要各国人民共同维护”的结论。特别是《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整节课的氛围创造了课堂中的一个情感高潮,这点是难能可贵的。

徐:通过这些课例,我们可以感觉到,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要依赖于课程资源,更要有效的整合课程资源。正如朱熹诗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课程资源是课程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要真正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必须有效地整合课程资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我们的教科书也在一次一次地发生着变革,逐步改变了旧内容繁、难、多、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加强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编排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文字优美,通俗易懂,颇受学生的青睐。但是,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因此,教师决不能把教材看成是教学的惟一源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是人生的教科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既立足于课堂,又不局限于课堂,努力向课前延伸,向课后拓展,向社会和家庭开放;既立足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努力促进多种教学资源的利用。也就是说教师在处理教材上完全可以在不违背教材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前提下选择学生最喜欢的方法和最适合学生的内容,去完成教学任务。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如何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相关文章: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3)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中国古代史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建议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案例评析二:《民族团结》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案例评析二:《中华文化的勃兴——百家争鸣》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课程标准关于“课程目标”的新要求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本体解读:第一章 课程目标解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试行稿)内容概览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