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案例评析二:《民族团结》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案例评析二:《民族团结》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3-01-15 发表 | 教学分类:新课程标准

历史教学

【案例信息】
讲课教师:黎 毅(广西南宁四中,中学高级)
案例导读:徐赐成(陕西省教科所,中学高级)
评析教师:李树全(西安市第89中学,中学高级)
【案例导读】
黎毅老师执教的《民族团结》,这堂课在由《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社举办的高效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请学员们在收看案例的过程中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如何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有很多种,有的是教学内容理解之难,这一般可以通过借助史料和教师的帮助、或同学之间的探讨得到解决;有的是理论深邃,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不强而造成的学习之难,这一般可以通过理论的生活化、知识的形象化而得以解决;还有一种教学之难,就是教学内容只有一些宏观的理念,缺少史料的有效支撑,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实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同,教学很容易变成空洞的说教。《民族团结》这节课就是这样的课。老师们在观看视频时,要注意从这个角度感受黎老师的教学处理。
第二,如何开发课程资源。
课本内容的政治性较强,如果没有有效的课程资源,很容易把这节课上成政治课。黎老师在发挥乡土资源、自身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资源的综合优势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方向和探索的空间。在运用课程资源方面老师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可以说,一节有效的历史课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于课程资源的运用情况;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他对课程资源的占有额理解程度。
第三,如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黎老师在课堂上综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效果是良好的。如何有效运用教学和学习方式,一般来讲有三个原则:一是教学方式要与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相适应;二是要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三是 要符合教师的特点和特长。也就是说,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指的是要发挥课堂教学各因素的交互作用。
【课堂实录】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根据课标和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认为课堂教学中应该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作必要的铺垫,重点应该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及作用。
教科书将民族团结列在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中的第一课,用两目的内容呈现。第一目“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介绍了我国各民族关系的情况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第二目“各民族共同发展”,概述了解放后各民族团结一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本课的知识容量并不大,但课程内容涉及政策理论,较为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而补充一些学生已经掌握的民族知识和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课程资源十分必要。为此我对教材进行了重组,根据初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特点,我设计了品味民族风情、探究民族政策、共谋民族发展、升华民族情感等四个教学环节,循序渐进的课程内容将更有助于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城市中的初二学生,他们在初一的中国古代史学习中已接触了一些民族交往的历史,但长期生活在城市且绝大部分为汉族的学生,他们对少数民族知识和理论性较强的民族政策是比较陌生的。经过再三研究课标与教材,分析学情与资源,我认为通过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和创设虚拟生活情境,可以达到变枯燥为有趣、变陌生为“亲如一家”的课堂氛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知道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及共同发展的概况;(2)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材重组,从四个版块落实民族团结的重要性;(2)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对现实生活及乡土资源的虚拟情境再现,对学生强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解和知识迁移的能力;(3)通过家乡历史图片和开放性设问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与创新思维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民族知识小竞赛,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2)通过对孔繁森同志支援边疆的感人事迹和在汶川、玉树地震中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故事描述,使学生形成积极进取、各民族互帮互助的人生态度,并逐步树立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贡献的人生理念。
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可以通过情境体验、设问激趣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补充大量的生动的图文信息,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如何实行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是基于多方面的因素的考虑。这一知识点涵盖的知识面较广,理论性较强,初二学生难以把握,因而具有较高的难度。
教学过程
[课前导入:播放宋祖英演唱的歌曲《爱我中华》,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营造学习氛围。]
师:同学们,看着老师这身少数民族服装,你能猜出老师是哪个民族的吗?
生:壮族。
师:猜得真准!的确老师是壮族,老师从小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我的家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
[设计意图:教师身着本民族服装上课,体现了少数民族教师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将学生一下子带进了一个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课堂情境中。]
师:提到少数民族,同学们知道中国有多少个民族?多少个少数民族呢?我们班有少数民族同学吗?
生:56个;55个;(班上的少数民族同学举手示意)。
师:还真不少!这说明了我们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
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师:对,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基本国情。(投影)我们一起欣赏这幅56个民族大家庭的合影照片,看着这合影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我们是一个国家,却有着56个民族,这么多的民族,这么多的兄弟姐妹怎样才能做到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呢?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节新课——第11课《民族团结》。
师:今天我们的学习将从4个环节阐明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他们分别是品味民族风情、探究民族政策、共谋民族发展和升华民族情感。
[设计意图:根据再度开发的课程资源及初二学生心理特征重构了4个教学环节,呈现出体验→探究→发散→升华的循序渐进的思维特征,重新整合的课程更符合初二学生的认知特点。]
(一)品味民族风情
师:第1环节品味民族风情,怎么品呢?我想在班上开展一个关于民族知识的小竞赛,看看我们的哪个同学对民族知识了解比较多,抢答比较快,大家稍作准备。开始!
[设计意图:民族知识小竞赛的设计顺应了初二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几道简短的关于民族交往历史和民族风情的抢答题已为下一环节的探究活动作了铺垫。]
(附民族知识小竞赛试题)
(1)西汉时期加强同西域各族友好往来的使者是谁?(张骞)
(2)唐朝促进了汉藏友好往来的女子是谁?(文成公主)
(3)我国古代有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政权,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什么王朝?(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和满族建立的清朝)
(4)这些是什么民族的什么节日?(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
(5)居住在台湾岛上的古老民族是什么族?(高山族)
(6)这是哪个民族的银饰?(苗族)
(7)说出该饰物的名称及其所属民族。(绣球、壮族)
师:通过这组民族知识的抢答,相信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我国民族友好交往的悠久历史,也品味到了我国少数民族独特浓郁的民族风情,这些都为整个中华文明增添了一抹非常靓丽的色彩。
师:刚才哪位同学抢答最多?(为小竞赛的优胜者赠上壮族的吉祥物绣球,鼓励继续努力,营建出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
师:壮族除了抛绣球的风俗外,同学们还知道其他的风俗吗?
生:唱山歌。
师:对,壮族的刘三姐可谓家喻户晓,只可惜今天大家见不到她。但大家瞧我这身打扮,像不像与刘三姐对歌的阿牛哥?想不想听阿牛哥为大家唱山歌?
生:想!(鼓掌热烈)
师(演唱):(男)嘿……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嘿了了啰,今天与你来对歌,嘿了了啰,什么政策实在好?八桂壮乡也繁荣。(女)嘿……这个问题难不住,嘿了了啰,民族区域自治好,嘿了了啰,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平等共繁荣!嗬嘿!
[设计意图:教师采用轻松的谈话法,以唱山歌的形式切入对民族政策的探究,把品味民族风情这一环节推向了高潮,这一设计以能够与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为前提,在课堂中充分张扬了少数民族教师的个性与特长,突显出个性化教学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让学生们思考:为何少数民族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拥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师:山歌好听吗?要不要再来一首!如果喜欢的话,我可以邀请大家到我们壮乡的三月三歌墟,你想听多少山歌就有多少山歌。山歌唱出了壮乡人的心声,也唱出了壮乡人对党的民族政策的一片感恩之情。同学们知道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是什么吗?
生:民族区域自治。
(二)探究民族政策
师:对,下面进入第二环节:探究民族政策,请同学阅读课文第一目内容,思考: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及作用?(提示学生阅读的方法:在关键词句地方划线,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师:首先,我们探究第一问: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观察中国民族分布图,指导学生学会依据图例观图的学习方法,从中找出我国的民族分布有什么特点?]
生: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
师:可是什么是大杂居、小聚居呢?
生:就是各民族分布比较广、比较杂。譬如汉族地区就住有少数民族人口,而少数民族地区也住有汉族人口,这就是大杂居。而小聚居则是少数民族集中在一处,譬如凉山就是彝族人口的聚集地。
师:那么我国各族人民在这种大杂居、小聚居的地理环境中会形成怎样的关系呢?
生:自秦汉以来,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长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通俗地说就是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
师:讲得很好,所以我们党在制定民族政策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历史因素。同时我党还考虑到我国少数民族在解放前长期受民族歧视和不公平待遇,为了让我们少数民族充分享受到当家作主的权力,于是就提出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建议,并得到了各民族人民的欢迎。
师:那么究竟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呢?我国现有多少个自治区?看哪位同学能从地图中准确地识别出来?
生:(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基本掌握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提问学生识别五大自治区。)
师:这位同学说得十分准确!目前我国已成立了五大自治区和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可你们知道范围这么广阔的民族自治区域与其他地区有什么不一样?为使我们同学进一步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内涵,老师邀请同学们作一次四川民族风情游的体验。
[设计意图: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创设有意义的“现实情境”是学生有兴趣主动和历史对话的重要前提。教师采撷了几个四川民族地区在民族自治区域政策下的现实情景片断,针对情景设问,让学生在虚情境活动中体验探究和理解民族自治区域政策的内涵,提高了学生通过具件事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巧妙设问,紧紧围绕民族政策的本义与细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可在初二学生好奇的心里掀起浓厚的探究兴趣。]
师:这次旅行小明与他的爸爸也参加了,旅途中小明遇到不少困惑。一出发小明就提出“咦?为什么这些地方的州长、县长都是少数民族的呢?”

自治州(县)

州(县)长

甘孜藏族自治州

李昌平(藏族)

凉山彝族自治州

张支铁(彝族)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吴泽刚(藏族)

马边彝族自治县

李夫铁(彝族)

峨边彝族自治县

立克幸福(彝族)

北川羌族自治县

经大忠(羌族)


生1:如果州长、县长是本民族的话,他会比较了解自己民族的习俗和文化,方便于管理。
生2:国家的政策也是这样规定的:在民族自治区域内,最高的行政长官由本民族公民担任。
师: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师:旅行的第1站小明他们来到了凉山,参加那儿的火把节。面对着人山人海的火把节,小明提出一个疑问“哇!今天不是法定的节假日,他们为什么也放假?”你们知道吗?
生1:国家的政策也有这样的规定:民族自治地区对上级国家机关颁布的条例、发布的命令、制定的规定,凡有不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可以报请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像凉山彝族火把节放假就属这种情况。
师:讲得非常好!接着小明他们又来到了马边彝族自治县,小明发现那儿少数民族学生用的课本与其他地方的不一样,他们接受的是“双语教学”模式,除了学汉语、还学彝语,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生1:是因为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所以要保护它的语言和文字。
生2:可能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在偏远地区或深山里,他们不会讲汉语。
师:讲得很好!国家正是通过采用这种“双语教学”模式来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同时也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
师:除了刚才我们了解到的国家赋予少数民族的这些权力外,同学们在生活中还了解多少国家赋予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
生1:少数民族的考生在高考中可以加分;
生2:有一些少数民族的人民可以多生几个孩子;
生3:少数民族因为一些民族风俗而触犯法律的可酌情减轻处罚。
师:是的,国家在教育、生育、刑法等诸多方面考虑到了少数民族的历史因素和实际情况,从而采取了较为宽松的民族政策。
师:于是小明感叹道“哇!民族区域自治太好了!想怎样就怎样!”可小明的爸爸却反驳了小明的想法:“你这个想法可不对!”你知道这又是为什么?
生1:其实国家明确规定: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在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政权,只是国家给予它的政策比较宽松,但并不是不管它,归根结底它还是国家的一部分。
生2:民族自治地方也不能拥有自己的军队。
师:如果“想怎样就怎样”,将产生什么结果呢?
生1:导致民族矛盾和民族的分裂。
师:大家分析很有道理,其实我国制定民族区域自治的出发点就是为了维护民族的团结,能够让56个民族亲如一家。那么通过这趟旅行,你对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有什么认识?
生1:我觉得这个政策很好!它是在维护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和风俗的保护。
生2:它有利于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平等和团结,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是很大的进步。
生3:这种政策譬如双语教学模式,有助于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
师:都讲得很好!我们再归纳其优越性。
生(朗读):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1)维护了祖国统一、有利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2)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师:正由于我国民族政策的优越性,因此它已成为了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师:除了用一个好的制度来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外,我国还采用了什么途径来推进民族团结呢?好,下面我们进入第三环节:共谋民族发展。
(三)共谋民族发展
师:(出示历史图片)这是我的家乡(恭城瑶族自治县)解放初期的影像,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那时候我的家乡无论在生产、生活,还是交通、教育等各方面均十分落后,作为家乡人看到这番情景心情十分沉重,所以现在我希望同学们为我的家乡出谋划策,议一议:为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你有什么好点子?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家乡的少数民族历史老照片让学生体验我国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并依据创设的情境设问,既顺应了初二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又培养了学生积极思考与创新思维的学习方法,形成积极进取、互帮互助的人生态度。]
生1:由于那儿是少数民族地区,有少数民族的特色,所以我们可以在那儿开发民族旅游。
生2:俗话说“想致富、先修路”,先帮助少数民族把路修通,然后再减轻少数民族的赋税。
师:很好!他讲了两点,就是加强少数民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实行宽松、优惠的财政政策。
生3:我们可以把中心地区的人才调拨到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他们的发展。
生4:把发达地区的科技送到少数民族地区去。
生5:我们可以建立民族中学、民族大学,把少数民族的人民送到汉族地区使他们得到教育。
师:大家讲得很好!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一员,得到大家这么多的好点子,我想送上再多的绣球也表达不尽家乡人的感激之情。其实党中央从解放初期就关注到了我们广大的少数民族,提出了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这一政策在共和国60年的发展中均得到贯彻和落实。
帮助各少数民族,让各少数民族得到发展和进步,是整个国家的利益。——毛泽东
师:进入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同样吹拂到了少数民族地区,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登上了一个新台阶。而90年代后期由于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尤为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师:(请同学们观察西部大开发示意图),请大家从示意图入手,分析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什么意义?
生1:因为西部大开发的12个省市中包括有5大自治区,其中少数民族占全国少数民族的80%以上,所以西部大开发对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边疆的稳定将起到重要作用。
生2:西部大开发给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加快了这些地区的对外开放的步伐。
生3:有利于保护与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和生态环境。
师:大家说得很好!的确西部大开发体现了党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帮助、扶持的战略意图,其实它也是我国一贯实行的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的延续。那你能说出多少个西部大开发的重点项目呢?
生:青藏铁路、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师:经过建国60年的发展,今天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取得了哪些成就?请看一段视频。
师:通过这段视频,大家感受到了我国民族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也说明了少数民族经济已经成为了整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请同学们再到我家乡看看今天瑶乡的变化。
[设计意图:乡土历史是活化的历史课堂,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途径,将乡土历史资源与教材进行整合,不仅符合历史教学“由近及远”的原则,也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文化本土化”的共识,通过家乡历史照片与今天的少数民族生活进行对比反差,学生感受到了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性。]
师:目睹我家乡这几十年发生的变化,我想:如果没有我党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不会有我家乡今天的巨变;如果没有那些长期在少数民族地区默默工作的支边干部,也不会有我家乡今天的巨变。而孔繁森同志就是一位支边干部的典型代表。哪位同学来说说孔繁森同志的故事?
学生1:1992年,拉萨市墨竹、工卡等县发生地震,任拉萨市副市长的孔繁森赶赴灾区。在那里,他收养了三个孤儿曲尼、曲印和贡桑。将他们带回拉萨,照管他们的生活,教他们读书识字,夜里孔繁森就同孩子们挤在一张大床上睡觉。
学生2:因西藏偏远地区医疗卫生条件较差,他每次下乡时都特地带一个医疗箱,买上数百元的常用药,送给急需的农牧民。
学生3:为了摸清实际情况,他深入调查研究,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不到两年的时间,他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1994年孔繁森在去新疆塔城考察边贸途中,因车祸殉职,年仅50岁。在孔繁森的葬礼上,悬挂着一幅挽联,道出了藏族人民对他的怀念:
上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
下联: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师:我的父亲也是一名支边干部,他于1961年从北京来到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一支就是50年。今年我的父亲已经76岁了,他曾对我说:“如果哪天我不在了,你们一定将我埋在恭城这片瑶山。”我想:50年的支边生涯,其实我的父亲早已把工作了大半辈子的瑶乡当做了他的家。同学们,你从这些支边人的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1:我看到了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当地少数民族的人民献出了自己的才智,他们热爱那片土地,热爱那儿的人民,我很感动。
学生2:他们为国家、为少数民族的利益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师:如果西部大开发需要你到少数民族地区做一名志愿者,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生:我希望成为一名志愿者,因为要实现国家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为了促进民族的团结,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作出贡献!(掌声)
师:最后我们归纳一下这60年民族地区取得成就的原因:(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3)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5)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6)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师: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也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中华民族面临危机和灾害的时候,我们的各民族兄弟姐妹总是共同面对、心手相连。
师:(图片展示)当玉树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的藏族同胞没有感到孤单,因为无论是汉族、壮族、维吾尔族、羌族……也无论是党中央、解放军、学生、志愿者都向灾区伸出了援助之手;民族团结的格桑花绽放在每位灾区人民的心中,国外媒体为中国抗震救灾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震惊。你知道我们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民族团结。
[设计意图:向学生呈现一组当前玉树地震各民族团结抗震的感人图片,一下将曾经历、感受过汶川大地震的成都学生深深打动,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得到升华;最后齐唱《爱我中华》,首尾呼应,再次将各民族团结、水乳交融的课堂氛围推到高潮。]
师:对!最后让我们唱响一曲歌颂民族团结的赞歌《爱我中华》。
【案例评析】
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一百个老师有一百种说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一节好的历史课应该“有意义”。
实事求是的讲,《民族团结》一课不太好讲,因为关于这方面的史料比较少,本课内容与政治联系密切,教学内容比较枯燥,很容易上成一节政治说教课。还有,初中学生对一些概念如民族区域自治等不容易理解。
但是,黎老师呈现给我们一节“有意义”的历史课。这个“意义”在于:
第一,黎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对教材进行的重新整合
在本课教学中,黎老师并没有完全按照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活动,黎老师对本课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设计了这样四个教学环节:“品味民族风情、探究民族政策、共谋民族发展、升华民族情感”。如果我们认真研读教材和课标要求,可以看出黎老师对教材的整合不是随意的,是建立在他对教材和教学目标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的,也是充分考虑了初中学生的特点。观察黎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可以看出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循序渐进的开展,也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这一点对当前的历史教学很有启发:教师要善于用好教材,善于整合教材内容,而不是单纯的教教材。
第二,善于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是本课教学最大的亮点。我们知道,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交流的过程。在本课教学中,黎老师比较好的处理了“教”与“学”这两个过程,注重激发学生、也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
首先从导课环节看,黎老师身着壮族服装上课,很有创意,一下子就把学生带进了本课教学的情境中。
我们再看黎老师设计的四个教学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学生的主动、有效的参与。
第一个环节:品味民族风情
黎老师以知识竞赛的方式,展现了中国各少数民族不同的文化风俗,使学生领略各少敏民族的风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对于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如何实现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教学自然贴切,直奔主题。
第二个环节:探究民族政策
黎老师展现了一幅中国的民族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中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在此基础上,思考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原因。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内涵(这也是一个难点),黎老师没有去讲授,而是设计了一个虚拟的“民族风情游”,以这样一种方式带领学生在虚拟的旅游中,深刻感受和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含义和意义。这比单纯的说教更有意义,也更容易为初中学生接受,深化学生对这一政策的理解。
第三个环节:共谋民族发展
这个环节实际是探讨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效果。黎老师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自己家乡的变化。黎老师展示了自己家乡的少数民族在解放初期生产、生活、交通、教育等方面的历史照片,并且以此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如何使少数民族摆脱这种状况?让学生为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可以看到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情况,教学目标自然达成。
第四个环节:升华民族情感
这是本课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在这个环节,黎老师仅仅抓住民族团结,共同发展这个主题,讲述孔繁森的故事、讲述自己父亲的故事、讲述玉树地震后全国各地纷纷援助等史实,最后带领全班唱《爱我中华》,教学气氛达到高潮,实现民族情感的升华。
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但又新意迭出,使学生的学习愿望、学习积极性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旺盛、比较兴奋的状态。黎老师对本课教学确实费了一些心思。
纵观本课教学,师生平等合作,有效互动,教学气氛融洽,教学目标基本实现。
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在本课教学中,黎老师做到了。这是他这节课教学给我们的第二点启示。
第三,教师的智慧与教学的智慧
教学实际上也是展现教师智慧的过程。在本课教学中,黎老师展现了一个优秀教师的教学“智慧”——善于利用自身所拥有的优势“资源”——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老师、父亲是支边干部。在教学中,黎老师把这一资源运用的淋漓尽致:穿少数民族服装走上课堂;创作壮族山歌,歌颂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叙述家乡变化,展示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效果;讲述父亲的故事,让学生在倾听中感受历史的发展、生活的变化。当前一些地方老师在教学中,总是感到缺乏资源,教学没有“抓手”。黎老师以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不是没有资源,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拥有一双发现资源的慧眼。
这是黎老师本课教学给我们的第三个启示。
在本课教学中,如果黎老师能够放大视野,带领学生探究一下中国古代一些时期的民族政策,或者中国古代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方式,如唐朝对突厥等民族,唐王朝能“全其部落、顺其土俗”、清朝对西藏等地区“因教顺俗”、“因俗而治”,设置驻藏大臣、册封达赖和班禅,巩固了国家统一。这样从历史回到现实,思考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就更能体现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发展,进一步增强了本课的历史味道,效果也许会更好。
总之,黎毅老师的《民族团结》一课教学,值得学习和思考,也能够给初中历史教学带来许多启示。
【讲课教师简介】
黎毅,广西南宁市第四中学高级教师,南宁市历史学科中心组成员,广西自治区优秀历史教师。获2010年全国初中历史优质课特等奖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案例评析二:《民族团结》】相关文章: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历史课程标准的变化与发展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案例评析一:《甲骨文与青铜器》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内容标准释义

历史课程标准修订征求意见稿 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初读《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建议

河北人民版初中历史教材培训:关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几个问题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如何有效达成历史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中国古代史教学建议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