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新课程标准 >教育部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必修一教学指导意见(讨论稿)

教育部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必修一教学指导意见(讨论稿)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3-01-15 发表 | 教学分类:新课程标准

历史教学

一、教学内容说明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历史Ⅰ》,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这一模块共设有9个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在上述专题中,前五个专题基本反映了中国历史上不同发展阶段政治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征,后四个专题基本反映了世界历史中不同发展阶段政治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征。九个学习专题共同构成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历史Ⅰ》的主要学习内容。

人类社会政治领域中的问题是极其复杂的。由于学时的限制,我们要事无巨细的学习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我们选取的九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则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力图通过这九个专题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起源 分封制 宗法制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皇帝制度的创立 郡县制 秦朝的中央官制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影响

(3) 汉中央政治制度的变化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宋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汉、唐、宋、元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

(4) 明内阁制 清军机处 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专题讲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上起先秦,下讫明清,包括奴隶社会

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在不同阶段的重要内容及演变过程,认识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作用和影响。

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2)三元里抗英 黄海海战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义和团运动和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2)卢沟桥事变 红军的改编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淞沪会战 南京大屠杀 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 台儿庄大捷 平型关大捷 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百团大战 抗战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本专题讲授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内容包括近代前期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日军侵华的罪行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主要史实。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理解民族团结对于反抗外来侵略的重要性,认识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天京事变 太平天国的失败 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2)中国同盟会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3)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 国民革命 土地革命和工农武装起义 红军长征 国共合作抗日 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渡江战役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本专题讲授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包括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通过讲授,要使学生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认识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本专题中,由于抗日战争已在前一个专题讲授,这一部分抗战内容的教学可从简。

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开国大典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文化大革命”对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践踏及其教训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其意义 邓小平关于党和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战略的提出及其确定

(4)1979年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1981年叶剑英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谈话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意义 香港、澳门的回归及其意义 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 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1992年会谈 江泽民关于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本专题讲授现代中国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的历程,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其初期在探索建立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历程,“文化大革命”对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严重破坏及其深刻教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性转折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以及“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与实践。通过讲授,要让学生认识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艰巨性和必要性,认识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认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对于实现祖国统一的重大意义。

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 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意义 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及其意义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概况及其意义

(3)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建交

(4) 改革开放后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多边外交活动 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多边外交活动

本专题讲授的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包括建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及其重大外交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其实践、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活动。通过讲授,要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方面走过的基本历程及其重要成就,认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出发点,理解中国政府为维护国家利益、反对霸权主义、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希腊的城邦制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和社会条件

(2)梭伦改革 伯利克里时代的民主政治 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3)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形成 罗马法的内容和作用 法律在人类社会中的价值

本专题讲授的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包括希腊文明的产生、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法及其作用。通过讲授,要求学生理解民主制度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认识民主制度促进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认识法律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1)“光荣革命” 《权利法案》的内容及其作用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 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本专题讲授的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主要包括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联邦共和制、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和法国的共和制。要求学生通过认识他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来认识政治制度的确立是多种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认识代议制的多样性,评价代议制的作用。

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诞生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巴黎公社的成立 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3)二月革命 《四月提纲》 “七月事件” 彼得格勒起义的胜利 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4)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及其意义

本专题讲授的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通过讲授,要让学生学会从历史角度看待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多种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在教学过程中,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及其意义”的教学,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与中国现代史的有关内容结合起来讲授。

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1)雅尔塔体系 杜鲁门主义 “冷战” 马歇尔计划 北约 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经济互助委员会 华约 “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欧共体形成 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情况及其影响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作用 中国的经济发展及其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3)两极格局瓦解 欧盟的成立及其影响 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本专题教授的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主要包括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世界多级化趋势的发展和两级格局解体后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内容。通过教学,要求认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认识世界格局多极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正确评价两极格局和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教学指导建议及案例评析

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是以中国和世界历史中政治与制度发展的典型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模块。重点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的发展,特别是政治制度的发展轨迹,同时注意反映重大政治事件、主要历史人物及其在政治制度发展沿革过程中的作用,制度创新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模块“专题的排列采用了先中国后世界、先古代后现代,遵循着对学生而言先易后难、由远及近的方式,并不完全是事物发生、发展的自然时序,也无意割裂事物间的横向联系和完整性,它只是专题式教学所允许的一种技术性处理手段” [1]。

与统编教材相比,新课程教材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还是组织结构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因此,这就要求教材的使用者必须研究这些变化,逐步转变教育观念,开发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讲课技巧,从而正确使用教材。

(一)更新使用教材理念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尽快地更新教学观念,其中就包括使用教材的理念。教师要逐步改变教材是教学依据的观念,而将其仅仅看作为教学的重要工具;告别“教教材”的旧认识,树立“用教材教”的新思想。“用教材教”的观念是将教材看作为教学的文本材料,视教材为工具。只有当教材所用的材料和表达的观念能为学生所接受,并能够实现教学目标时,教材才有使用的价值。如果只有部分符合,那就部分使用,其余部分可以参照其他教学材料。

(二)灵活运用课程内容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采用专题单元编写体例,每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而每单元又由相互联系的各课构成有机整体。在教学实践中,专业术语多的单元,往往出现教师很难在规定的单位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要求的情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地使用教材,特别是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调整和补充。可以在各必修教材内部进行多种方式的整合,如讲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Ⅰ)时,可适当调整单元教学顺序,通过对单元一、三、四、八中相关内容的整合,侧重探讨中国政治发展史;通过对单元一、六、七相关内容的整合,使中外政治专题史自成一体,侧重对比中外政治发展的不同特点;通过对单元五、九中相关内容的整合,侧重进行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背景的整合。也可以在必修教材之间整合相关专题单元,如,必修(Ⅰ)的“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必修(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专题单元、必修(Ⅰ)的“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与必修(Ⅱ)的“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专题单元、必修(Ⅰ)的“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与必修(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专题单元等。从其相互联系的特点出发,相互参照、统筹兼顾,整合相关内容进行教学。

显然,合理整合教材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灵活调整、挖掘教学内容,使核心内容更清晰明了。如在讲授第一单元第3、4课时,可以把这两课合在一起讲,以朝代为主线,理清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斗争,讲清中央官制和地方政治制度的变化,说明从汉朝到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第1课时让同学们阅读课本第3、4课,理清朝代线索,明了从西汉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存在着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斗争,涉及到中央官制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让同学们自己制作这一演变和发展的简表。在绘制图表时请注意以下点:一是中央与地方的斗争,主要对策是加强中央集权,因此有了一系列削弱地方权力的措施;二是君权与相权的斗争,主要目的是加强专制皇权,因此有了相权的分割,相权中的行政权、兵权和财权的分散等,请注意从这两个方面去考虑。在制作简表的基础上采用讨论法解决一些基本问题。

(1)汉初分封诸侯国的原因是什么?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汉景帝和汉武帝分别采用什么办法解决地方分裂问题?

(2)唐代后期分裂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宋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利于加强皇权?哪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什么说宋代以后地方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

(4)权力中枢机构的设置是皇帝加强皇权的措施,汉、唐、宋、元、明、清的权力中枢机构分别是哪些?

(5)各朝对待丞相的态度有何变化?明朝内阁大臣与丞相有何区别?清朝的议政王大臣和军机处有何不同?

第2课时总结上节课的图表:

中央与地方的斗争,加强中央集权

郡国并行和刺史制度 节度使 削实权 制钱谷 行省制度 废行省 设三司

两 汉 魏 晋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建立中朝 三省六部制 二府三司 中书省 枢密院 废丞相 设内阁 军机处

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加强皇权


根据第1课时的认识,集中串讲,并解决上一节课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央集权制发展的趋势和本质。从而培养学生的总结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灵活运用课程资源,能较好地实现课程目标要求。但是,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必须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具体内容出发。

(三)正确把握教学设计

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学参考书。一般情况下,教材配有的教师教学用书,都较为详细地列出各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分析与建议、教学设计与案例,对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要点和能力目标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这些对于正确理解课程标准,把握教学计划是有帮助的。但教学参考书是仅供参考而已,在“教参”的编辑说明中也明确指出“教师上课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际作出调整”,“有些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不同的看法”[2]。因此,教学用书仅是为教学提供了一种设计方式,对教学起着引导作用。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有很多种,针对自己学生的特殊情况因材施教才是最佳选择。例如“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课中,教师可采用历史表格法教学,设计如下表格,指导学生自学:

战争
根本目的
国内反映
结果
影响
反思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联系《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认识半殖民地从开始、加深到形成的过程,同时总结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若干次中外战争,对战争目的、交战双方、国内反映、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梳理历史线索,这样就会取得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为了检测学生是否将上表内容真正消化了,又依课文内容多角度地设计一些思考练习题:

(1)近代中国,主要遭受了哪些被侵略战争?各自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战争中国为什么会失败?有何教训?

(2)近代中国,主要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有什么危害?

(3)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什么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惠?

这样,既可避免教师作枯燥的讲述,又能使学生驭繁就简,系统知识在表格内一览无余,在单位时间内掌握丰富而必要的内容。因此,在教材处理中,教师适当打破课本体系,另立框架,理清线索,是学好历史的关键。

(四)积极探索教学模式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课时与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是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模式,下面举三个案例来说明。

案例一:在对第三单元第2课《辛亥革命》进行集体备课时,组内老师们经过讨论后认为,从学习思维的一般模式:“是什么”、“为什么”、“还有什么”入手,采用历史教学的三部法:“了解—理解—见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为说明起见,这里将其教学过程介绍如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人们对孙中山的一生给予了高度评价。请看大屏幕。

(多媒体课件播放材料)

毛泽东说:“孙中山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

鲁迅说:“中山先生一生历史具在,站出世间来就是革命,失败了还是革命;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也没有满足过,没有安逸过,仍然继续着近乎完全的革命工作。”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说:“孙中山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师:看完这些名人对孙中山的评价后,不知大家有什么感想?

生1:从以上三位名人对孙中山的评价中,我感受到孙中山先生对中华民族独立与进步的伟大贡献。

生2:孙中山先生在我国民主革命事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他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爱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人敬仰和学习。

师:欲学习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就必须了解先生的革命事迹。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辛亥革命》,缅怀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

推进新课

第一步:“了解”——了解历史史实、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老师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提炼要点,先从宏观上对课文有个大致了解。指导学生阅读时先浏览子目纲要,再勾画出提示的要点,快速记住几件历史大事。在阅读的基础上,完成对辛亥革命过程的了解。

酝酿——革命条件逐步成熟:经济、阶级、思想、组织、军事基础

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各地响应

成果——中华民国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结局——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意义——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这里,知识的获取不仅讲究速率,而且讲究方式。这不仅给后面的学习活动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后的阅读学习培养了良好的习惯。

第二步:“理解”——理解历史内在联系和历史发展规律

老师指导学生精读细读,合作交流,思考问题,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辛亥革命第一枪为什么在武昌打响?

这个问题是难点。解决的方法是: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教材,从“天时、地利、人和”角度出发,运用发散思维来进行回答。

(2)《临时约法》体现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哪些政治观?

这个问题不是太难。解决的方法是:让学生大体了解“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观”,然后,结合阅读教材关于《临时约法》内容的叙述,明了《临时约法》所体现的西方资产阶级政治观,加深对概念的准确记忆和理解。

(3)袁世凯何以能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问题。解决的方法是:让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展开充分的讨论。史实:主观方面:袁世凯主持军政;袁世凯的政治手腕,对清政府威逼利诱,对革命派软硬兼施。客观方面:帝国主义的支持;立宪派等的拥护;革命派组织涣散、软弱性和妥协性。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体现了“提出问题、创设情景—指导讨论、启发思路—归纳总结、获取新知”的启发讨论式教学模式。不仅使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也使学生在合作方面获得了体验。

第三步:“见解”——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在联系比较中获取认识

老师设置了三个问题:

(1)你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2)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3)如果你是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员,你会赞成或提出怎样的救国方案?请说明理由。

以上三个问题,前一个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后两个侧重于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合作探究,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大胆创新。不仅有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生。

案例二:在对第二单元第1课《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进行集体备课时,组内老师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如果能让学生置身历史,去搜集有关鸦片战争时清朝社会各阶级、阶层的表现,从而自己归结出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可能会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多渠道获取史料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分析、评说历史问题的能力,掌握课标中的相关知识点,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辩证史观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于是,教师向学生推荐了一些有关鸦片战争的书籍,以及和鸦片战争相关的网站,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同时,教师自己也利用网络等媒体去搜集多方面的素材,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在师生共同认真搜集、整理好资料的基础上,以“清廷与鸦片战争”为题,开了一堂公开课,对历史新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一次探索性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为说明起见,这里将其教学过程介绍如下:

导入:由一组关于鸦片战争的图片揭示课题。提起鸦片战争,人们马上会联想到“屈辱”二字,它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但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青年,今天再次反思这段历史时,除了了解这场战争的起因、经过,感受到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屈辱外,更应该进一步思考,为什么鸦片战争会给中国带来耻辱,究竟谁该对中国的战败负责,导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今天,我们就从鸦片战争时,清朝社会各阶层的表现入手,一起来探究这一问题。

探究1:当时清朝的最高统治者——道光帝是怎样一个皇帝?他在鸦片战争中的表现如何?他与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的战败有何关系?

学生介绍:①道光帝勤政节俭②道光帝有一定的历史责任感③道光帝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造诣④道光帝缺乏刚毅的性格,办事不果断,忧郁、迟疑,性格的这一弱点,使其禁烟时,在严禁和弛禁间犹豫摇摆;战争过程中,在主战与主和间反复无常。

教师引导:“横看成岭侧成峰”,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全面、真实的道光帝。应该说,道光帝虽算不上明君,称不上千古一帝,但也绝非昏君。虽然对鸦片战争的战败他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但这不能全归罪于道光一人。在当时日暮西山的晚清,不可能有哪一个最高统治者能抵挡得住这种外来入侵。

探究2:既然导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不是当时的最高统治者,那是当时清朝的重臣、官员(如林则徐)吗?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的表现如何?

学生介绍:①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力主禁烟②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积极抵抗,但不久即被道光帝撤职。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林则徐不被撤职,中国是否能改变战败的结局?不能。因为分析战争胜败的原因,既要考虑人的因素,也要考虑物的因素,两者不可偏颇。具体到鸦片战争,双方的兵源、武器装备等情况都要考虑。

探究3:鸦片战争中,中英双方军事实力对比情况怎样?这对战争胜负有何影响?

学生介绍:从双方军队的人数、作战能力、武器装备(枪、炮、舰)、战略决策等方面入手,从而了解双方军事实力相差悬殊。

教师引导:在这种情况下,林则徐不可能化腐朽为神奇,率众战胜英军。因此,即使道光帝重用林则徐,也无法改变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结局。

探究4:鸦片战争中,主和的官员,如琦善等,他们是否是导致战败的根本原因?

学生介绍:通过琦善在整个鸦片战争过程中的表现,可以看出他并非一开始就主和投降,他也曾经主“剿”,但在天津白河口见识了英方的船坚炮利后,深受震慑,变为主“抚”。虎门要塞的陷落,只能怪我方的军备太不如人,不能横说琦善开门揖盗。

教师引导: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能脱离其所处的历史背景,否则用今天的道德观念去看待历史人物就难免有失偏颇。可见,对于这一场实力悬殊而注定要失败的战争,硬将责任推给所谓的主和派也是不科学的。

探究5:鸦片战争中也涌现出了一批英勇抗英的爱国将领,他们的具体表现如何?能否改变中国战败的结局?

学生介绍:如陈连升、关天培、定海三总兵(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裕谦、陈化成、海龄等英勇抵抗的事迹。但爱国将领的反抗也未能改变中国战败的命运。

教师引导: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气节。

探究6:爱国将领未能改变败局,那广大人民群众有否进行反抗?为何还是无法改变败局?

学生介绍:各地人民自发反抗的情况,如三元里人民抗英,但这种反抗仅是部分地区、部分群众的自发反抗。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何鸦片战争不能像抗日战争那样,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终获胜?通过上一单元的学习,可知清王朝实行的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始终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不敢发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它的高度专制、极端腐朽、全面落后,注定了它战败的结局。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自主归纳得出结论: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进而得出历史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案例评析:通过课前充分的准备,课上积极的讨论探究,学生们自己归结出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其实,能否得出一个结论,或究竟能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们通过自己搜集整理资料,经过集体探究分析,不仅品尝到了自主探究问题的乐趣,也学会了应该如何来看待、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实现了由“获取知识的结果”向“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转变的课程理念。这也是组织这节探究活动课所要达到的最主要目标。

案例三:在对第五单元第2课《打开外交新局面》进行集体备课时,组内老师们经过讨论后认为,采用“历史活动课”的教学形式,设计一个虚拟的展览馆,让学生“身入历史”,在亲身感受历史的过程中,学习历史。为此,教师把整堂课设计为带领学生参加“打开外交新局面”展览馆的形式,非常新颖。具体有三个展厅,展厅1——70年代外交成果回顾厅;展厅2——当今外交情况展示厅;展厅3——未来外交前景展望厅。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历史照片《乔冠华在26届联合国大会上》,时间是1971年11月15日上午10点。当时,西方媒体称乔冠华之笑“极富感染力”、“震碎了议会大厅的玻璃”,为什么乔冠华会发出如此爽朗自信的大笑?图片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背景?让我们把历史镜头拉回到上个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史上辉煌的瞬间。

展厅1——70年代外交成果回顾厅:

一、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在介绍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投影介绍两幅图片。

(图片1: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以压倒多数票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亚非国家代表一片欢呼,西方国家代表却愁眉苦脸)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1971年9月20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在美国纽约开幕,大会就恢复中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驱逐台湾的提案进行了投票表决。投票结果是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大会以压倒多数的优势通过了这一提案,宣布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1月1日上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大楼前升起,从此鲜艳的中国国旗——五星红旗就一直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前(图片2)。

讨论: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这是中国在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果之一,再来看看,还有哪些外交成果?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在介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幻灯展示周恩来与尼克松握手的照片(图片: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1972年2月21日中午,在北京机场,摄影师摄下了这历史性的瞬间:身穿大衣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与夫人帕特两人走出机舱门,身后没有任何人跟随,长长的旋梯只有尼克松和他的夫人两个人走下,当离地面还有三四个台阶时,尼克松微笑着伸出了他的手,急步朝离旋梯还有几步远的周恩来走来。周恩来站在原地把手伸了出来,两个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在一片掌声中,周恩来意味深长地对尼克松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2年没交往了呵!” 尼克松说:“I am very happy!”(我非常高兴)尼克松事后说:“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师:请大家注意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说:“……(中美两国)22年没交往了呵。”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拒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性,一直对新中国实行敌视政策,对中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中美双方基本上没有外交往来。

师:在周总理说话之后,美国总统尼克松说“I am very happy!”,意思是讲美国现在很乐于同中国交往。美国从最初不愿同中国交往,到现在主动愿意同中国交往,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生:随着中国自身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美国认识到再孤立中国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所以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乐于同中国交往。此外还有一点重要原因,那就是苏联军事力量增强,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及其国内经济衰退,造成它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劣势。美国认为只要改善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就能把主要力量用来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

师:那对于中国来说,又为什么想同美国这个宿敌改善关系呢?

生:从中国方面来讲,也有其重要原因想同美国对话和交往。20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对我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中国需要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借助美国来缓解来自苏联的霸权主义的压力。

再一个原因就是中美关系的改善,有助于早日实现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使其回到祖国怀抱,所以也需要适时改善同美国的关系。

根据大家的发言,我们现在弄清楚了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第一,美国因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急于同中国改善外交关系;第二,中国因为苏联的军事压力和解决台湾问题,也乐于同美国改善外交关系。这样,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了中美双方的共同愿望。

尽管中美双方都有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的强烈愿望,但毕竟积怨多年(已经22年没有交往了),有许多问题特别是台湾问题需要花时间认真解决,要改变这种局面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所以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那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哪些与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关的大事呢?(分六个步骤,展现六张照片)课前请学生分六个组,分别搜集有关这六张照片(六个过程)的资料,课上请学生担任图片展的讲解员,为大家介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程。

步骤1:双方的积极姿态

中美关系已经断绝20多年,要改变这种局面是一个很大的转折。1970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21周年的庆典上,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夫妇被邀请上天安门城楼,与中国最高领导人一起检阅了国庆游行队伍。第二天,毛泽东与斯诺夫妇在天安门城楼观礼的照片发表在《人民日报》头版的显著位置。两个月后,毛泽东再次接见斯诺,他对斯诺说: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这实际上是毛泽东向尼克松发出了邀请。

步骤2:乒乓外交

1971年4月,在日本举行的第31届世乒赛结束后,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就在周恩来接见美国运动员的当天,尼克松发表了声明,宣布对华新步骤,开始启动他的政治“阿波罗”计划(他把打通中美关系比作人类登月的“阿波罗”计划),这就是被称为“乒乓外交”的一着妙棋,通过“小球转动大球”,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步骤3:基辛格秘密访华

随后的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官方接触);接着,两国几乎同时宣布一个震惊世界的公告:“……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以前的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步骤4: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的签订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问中国,成为第一位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见了毛泽东主席,并同周恩来总理进行会谈。经过会谈,中美双方于2月28日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这样,中美两国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这不但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对国际形势产生了重大影响,《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步骤5:发表《中美建交公报》和中美正式建交

随着两国关系的逐渐发展,中美建交的时机日益成熟,1978年12月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公报》:“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承认中国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接受了中国提出的中美建交原则: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从台湾撤军。1979年,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思考: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间结束敌对状况,将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呢?

步骤6:邓小平访美

1979年初,邓小平副总理访问美国,这是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它揭开了中美关系的全面发展阶段。

三、中日关系的改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并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当历史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中日两国突然握手言和了,关系开始改善了。(图片)1972年毛泽东和田中角荣的握手,却被人称道——正是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又是他使得日本首相亲自跑来中国,要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什么缘故呢?

1972年9月25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问中国。29日,两国政府在北京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表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势力;双方决定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宣布即日起建立外交关系。1973年初,中日两国互派大使。这样,日本抢在美国之前,断绝了与台湾的官方关系,宣布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1978年,双方还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揭开了中日关系的新篇章,中日和平友好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有利于两国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毛泽东和田中角荣的握手,结束了一个时代,使中日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美、中日这两对昔日宿敌关系的改善,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中国外交迎来新局面。

展厅2——当今外交情况展示厅

当今有哪些外交成就?认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奉行不结盟政策,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坚持对外开放。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倡导和实行裁军;(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加强与东盟和欧盟的合作,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领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中美关系:历届美国总统访华。如果有美国总统现在来你学校访问,你会如何提问?

中日关系:虽然有不和谐之音(右翼分子,企图抹杀历史),但仍努力朝友好的方向发展。

展厅3——未来外交前景展望厅

讨论:中国的外交前景?

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参观了“打开外交新局面”图片展,了解了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也看到了今天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精彩表现和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对我们国家美好的外交前景进行了展望。

教学评价:本教学设计没有教师一堂言,而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课前给学生提供查阅资料的网站,推荐学生阅读的书籍。在课堂展示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图片、充当解说员、参与讨论。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无论是课前的资料收集、分析、整理,还是展示教学中的扮演讲解员、讨论,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

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不追求完整的学科体系,而力图构建一种新的学习体系,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驾驭教材的教学能力,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实施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大胆创新课堂教学,突破教材原有的以课为单位的框架结构,真正做到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实现对新教材的再创造。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教育部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必修一教学指导意见(讨论稿)】相关文章:

选修课程《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内容标准解读

选修课与必修课学分是如何设置的?

在线收听: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二)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 2(必修)》介绍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三节 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

河北人民版《历史》七年级(上下册)教科书解说提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内容标准解读

高中历史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体系与分类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对比研究》专题三:不同设计的价值与意义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