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新课程标准 >选修课程《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内容标准解读

选修课程《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内容标准解读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3-01-15 发表 | 教学分类:新课程标准

历史教学

本站说明

本着“宣传高中历史课标,推进高中历史课改”的目的,我们节选发表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编写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中的部分文章。版权属于编写者,未经编写者同意,请勿转载。

一、关于本学习模块的说明

(一)为什么要选择这一学习内容

本学习模块的题目最初设定为“近代民主与专制的较量”,后根据各方面专家的意见,考虑题目的涵盖面等因素,将其修改为“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但其内容仍然为近代社会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在政治理念、政治实践和政治制度层面上的殊死斗争。那么,为什么要在高中历史课程中选择这样一个学习内容呢?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人类自从进入阶级社会以来,政治就一直是人类历史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领域。但由于政治历史的时间漫长、内容丰富而复杂,作为高中历史的专题式学习就不能不截取其中一个最能反映核心和本质问题的时段和内容作为学习模块。于是,我们就在纵向上选择了“近代社会”这一最重要的历史转型期作为学习内容的时间范围,而在横向上,则选择了“民主与专制的较量”这一重要的政治内容作为学习专题。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在纵向和横向上作这样一种截取呢?我们知道,人类有史以来,在政治领域内经历了两次最为重要的变革,一次是从原始社会的民主制度向奴隶主阶级的专制制度的演变,另一次就是从封建专制制度向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演变。前者发生在人类文明还处于分散、隔绝、孤立状态的古代社会,其差异性和特殊性远远超过其共同性和普遍性。而后者则发生在形成真正世界历史的近代社会,人类文明开始从分散、隔绝和孤立状态走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历史的形成期,其共同性和普遍性开始超过其差异性和特殊性,因而更具有历史学习的价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没有选择第一个变革期,而选择了第二个变革期作为我们的时间选择对象。而在内容上,近代社会的政治史十分丰富而复杂,我们不可能把近代社会的全部政治史作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尤其不能把这样一个庞大的历史内容作为专题学习的内容,它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更不符合专题式学习的基本含义。我们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横断面作为高中历史学习的切入点。尽管近代社会的政治史包含的内容纷纭复杂,但还是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领域,即政治思想理论、政治制度建设和政治实践,第一个领域属于政治理念层面,后两个领域属于政治操作层面。近代社会的所有政治活动都可以概括为这三个领域、两个层面的活动。如果对中外近代社会的政治活动作一个总结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三个领域和两个层面全部活动几乎都是围绕着一个问题而展开的,即“民主还是专制”,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说,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的政治转型的核心内容,就是围绕着“民主与专制”而展开的,它要完成的任务则是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的过渡,其表现形式则为“革命”与“改革”。但无论是“革命”还是“改革”,其本质都是“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因此,我们选择这样一个题目作为高中历史学习的内容,就是从本质上抓住了近代社会政治史的核心问题。

2、现代社会是近代社会的延续,近代社会是人类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现代社会所出现的社会主义民主是近代社会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与升华,是对资产阶级民主的扬弃,是人类民主化进程的一个新阶段,也就是说,它是人类民主化进程的“连续”,而不是“断裂”。因此,近代社会中的某些资产阶级民主理念、民主制度和政治实践,仍然可以为现代社会中的社会主义民主化建设所继承和借鉴。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让高中学生了解近代社会“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历史和某些民主理论、民主制度和民主实践的内容、形式与特点,就不仅具有历史学习的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民主究竟是手段还是目的?这是我国目前在“政治文明”建设中极需解决的一个重要认识问题。从近代社会的政治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我们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得到全面、彻底的自由与解放。人类在追求这一终极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在三个基本领域摆脱阻碍人类获得自由与解放的桎梏:一是在经济领域摆脱贫困与剥削,为每一个人获得生命与生存的需要与尊严,从而为每一个人的自由与解放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二是在政治领域,使每一个人都摆脱依附、奴役与压迫,真正成为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三是在精神领域摆脱愚昧、迷信、庸俗的折磨与束缚,充分享有接受各种教育的权利,拥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当然,人类所追求的这个终极目标是一个永远也没有止境的历史过程,其具体内容也会随着人类的发展与进步而不断赋予其崭新的含义,因此,人类永远也不可能最终完成自己在这三个领域的追求,人类因此而获得不竭的进步动力。但就第二个领域的目标而言,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民主就不仅仅是人类摆脱政治上的不自由、使每一个人都成为社会和个人命运的主人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是人类为之不懈奋斗的一个目标或目的。那种仅仅把民主看作是人类解放的一种手段的认识,不仅仅是片面的,而且也会极大地延误、甚至误导人类的民主化进程。因为如果仅仅把民主看作是一种实现人类解放的手段,那么至少在理论上就存在着可以不用这种手段的可能性,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与人类的民主化潮流背道而驰。这种认识如果不是一种政治上的幼稚与天真,那就是专制势力为阻碍政治民主化进程而设置的一个理论陷阱。学习近代社会民主思想和实践的历史,可以加深我们对民主与专制问题的认识,纠正那种只把民主看作是手段、否认它是人类追求彻底解放的一个目标的错误认识,从而加速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二)本学习模块的基本思想

本学习模块的主要内容为中外近代史中民主与专制力量激烈斗争的历史,主要讲述了近代中外历史上,民主与专制力量在思想、制度和政治领域里进行殊死斗争的典型过程与史实,阐述了专制思想、专制制度和专制统治是一种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它的出现有其复杂的历史原因和历史的合理性。但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与进步,民主必然要取代专制统治,它也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本课程包括思想领域的论战、构建政治制度上的分歧、政治权力的角逐以及资产阶级在法制建设、构建民主政体等方面的努力。其斗争的焦点集中在:国家权力的本源(“主权在民”还是“君权神授”)、人权的本质(自然享有还是统治者恩赐)、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统治国家的基本体制(法治还是人治)、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代议制还是君主专制)、统治者产生的基本原则(选举还是世袭)权力结构框架(三权分立还是金字塔)等。本课从古代关于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斗争说起,以近代中外民主与专制力量在国家政治体制、国家权力的基本结构、人权的地位和内容、国家权力的产生等史实,系统地阐述了近代历史上中外主要国家民主与专制力量的斗争过程。

在设置本学习模块时,主要体现了这样一些基本思想:

1、专制和民主都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必然阶段;专制曾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起过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它是当时的社会条件、自然环境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产物,因而也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但是,进入近代社会后,民主化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主流,专制制度成为民主化进程的主要障碍,用民主代替专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2、民主思想是民主制度和民主实践的前提。政治民主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伟大社会运动,这场社会运动和社会进步同其他领域的社会运动一样,同样需要有先进的思想理论作指导,如果没有这样一场思想领域里的理论创立与传播,甚至是思想理论领域里与封建专制思想的激烈交锋,民主的实践是不可能成功的。一场没有民主思想理论准备和传播过程,或者民主思想理论模糊、混乱的民主运动是不可能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民主政治的含义本身就有三个层次,一是先进的民主思想与民主理论;二是先进的民主制度;三是公开透明、完整齐备、可操作性极强的运行程序。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思想与民主理论的创立与传播就不仅仅是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前提条件,而且也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政治民主化进程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制度的有序化历史过程。

3、民主不是统治者的恩赐,而是人民群众(包括资产阶级)斗争的结果,尽管有些民主成果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而取得的,但它的本质仍是人民群众斗争的产物。在近代社会里,民主与专制是两种完全对立的思想理论、政治制度和政治力量;政治民主化的过程就是把应该属于人民的权力从封建专制势力手中夺回,并使主权源于人民、人民群众以代议制的方式参加政治运行过程,并以多数原则决定其政治决策的结果等原则制度化,这种状况是封建专制势力绝不能接受的,虽然由于内外政治环境的压力,某些上层统治者(也包括某些刚刚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而取得政权的资产阶级)也可能被动地进行某些政治改革,如沙皇俄国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也都实施了一些政治机构、法律制度,甚至是宪政上的改革措施,但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放弃其专制制度,而一旦时机成熟,这些被迫进行政治改革的专制统治者或资产阶级统治者都会立即把“恩赐”给人民群众的有限民主成果悉数收回。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代社会的民主政治是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暴力的和非暴力的、流血的和不流血的、合法的与非法的斗争取得的政治成果,而不可能是统治者赏赐的“圣果”。凡是能够赏赐的东西,都是在条件许可时能够收回的东西,在近代社会里,许多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反反复复,充满着坎坷与曲折,大部分都可以从其民主成果的获得方式中找到答案。

4、近代社会中诞生的资产阶级民主至今也是一种不完善、不彻底的民主,但同封建专制制度相比,它毕竟是一种民主制度,它的不完善、不彻底只能证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产生和存在的合理性,而不能证明封建专制制度存在的合理性,更不能削弱它代替封建专制制度的巨大历史进步性。因此,对资产阶级民主的批判只能站在更高层次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立场上,而不能站在封建专制的立场上。

5、民主制度的产生与出现,同全体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基本无关,它只同民主力量与封建专制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有关。而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只同民主化进程的快慢、民主制度的完善程度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水平有关。这就像不能把是否有文化作为接受教育的前提条件一样,而有什么程度的文化只能决定其接受哪一个阶段的教育。对于一个没有文化、但目标是完成大学教育的人而言,既不能马上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也不能因没有文化而拒绝其接受初等教育。但不论是接受初等教育,还是接受高等教育,其本质是已经在接受教育,它同没有接受教育具有本质的区别,而接受初等教育还是接受高等教育,仅仅是在接受教育程度上的区别。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代社会的巨大历史进步性就在于,它开启了人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而不在于这种民主化的水平有多高。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是在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和近代社会的民主制度建设与民主实践中逐步提高的,而不是在封建专制社会中自然形成的。封建制度的不完善与衰落、民主思想的创立与传播和民主力量的崛起与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是民主制度产生的三个重要条件。等待封建制度的完善和不断完善封建制度是不能实现从专制向民主的过渡的,它只能与民主化的历史潮流南辕北辙。

(三)本学习模块的学习目标

本学习模块的学习目标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1、在知识方面,要求掌握近代争取民主反对专制斗争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思想流派、政治制度和政治法律文献的基本史实和主要内容;了解民主思想的起源与主要观点,能够正确辨别和科学比较不同流派的民主思想、不同表现形式的民主制度。

2、在能力上,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收集历史上民主与专制斗争的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和评价,从而形成科学的历史概念;了解民主与专制问题上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对近代社会中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历史过程进行概括与提炼,掌握其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初步掌握其历史规律;能熟练运用所学的历史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正确分析和认识现实社会中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等问题。

3、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方面,能够形成历史的进步意识;历史地看待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了解推动人类政治文明进程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并给予积极、客观的评价;对阻碍历史进步的专制思想、政治制度和政治统治持批判态度,确立积极推动民主进步的历史责任感。

返回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选修课程《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内容标准解读】相关文章: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3)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课标培训:中国的自由与统一----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启示

日本教育放权 改革谨慎启动

第一章 课程改革的背景与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德国:将制订统一的教育标准

关注高中课程改革系列报道(四):高中课程标准新意迭出

必修课程《历史Ⅲ》内容标准解读

汉墓变成历史课堂

在线收听: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二)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