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新课程标准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3)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3)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3-01-15 发表 | 教学分类:新课程标准

历史教学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一)


一、教学建议

承担《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树立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教育观,树立开放的、综合的课程观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观。为此,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从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来把握课程目标的实施

《历史与社会》是为实施公民教育而构建的综合课程。它以能力目标而非知识目标为主导组织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因此,教学不应过多考虑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要突破学科体系之间的界限,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贯穿“综合”的主线,整体把握课程目标的实施。

本课程实施的基本特点是从不同侧面,综合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分析具体问题。大到社会发展和环境变化等全球关注的问题,小到生活阅历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交往等人人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教师必须跳出分科教学的框框,特别要注意学科之间的合理渗透、融合,帮助学生借助多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从多个角度认识社会。

(二)从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来把握内容标准的实施

本课程教学内容涉及人文社会学科的很多知识,其中不少为学科概念、原理。教师要十分注意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理解,加深认识。观点、主题的教学要深入浅出,重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强趣味性,注意联系实际,防止学生死记硬背。

有些“内容目标”的表达看起来概括程度高,知识跨度大,多是总结性的专题,但没有采取罗列具体知识点的方式,恰恰是内容标准 在呈现方式上的一大特点。这样做,一方面在具体知识的运用上,可以给不同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以较大的弹性;另一方面,在行为动词的使用上,又明确限定了目标实施的程度和方向,更便于把握、操作和检测。在教学中应该明确,学生只要按照“内容目标”去做了, 就可以说达到了标准,从而体现内容标准的实施既看重教学结果,又 注重教学过程的要求。

“教学活动”作为实施“内容目标”的补充说明,在教学内容和方式的选择上为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指导,要很好把握。其中,有的是“应该”,有的是“可以”,有的是“建议”,既给出了确定具体知识的范围和条件,又扩大了教师选择知识和开展活动的空间。这种设计具有较广的适用性和较强的实用性,便于各地区因地、因时、因人自主实施教学,也有利于避免成人化和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的倾向。

考虑到我国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特别是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为了保证所有学生都受到基本的、公平的教育,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操作和体验的。例如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5-5和5-6的“教学活动”中,专门安排了农村学生熟悉的、对将来走上社会有用的经营活动的例子,可供农村教师参考。

(三)优化教学的组织方式

1.尽可能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活动。

由于相当多的地区师资匮乏,班额较大,一些教学活动如组织不当,可能流于形式,无法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为保证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宜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这样既能够保证学生的有效参与,又可节省时间,还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活动中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

2.要灵活安排教学时间。

本课程重视探究、实践过程,教师课前必须准备充分,学生则需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验和探究。相当于每周4课时的时间,利于教师灵活、自主地安排教学(可以两节课连排),便于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

3.力求课内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在全面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要使课内与课外教学活动真正建立起有机联系。例如,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观文物古迹和纪念馆所,考察自然景观或访问有关组织、机构,调查社会问题,使课内课外活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博物馆、文物、遗址等设施不足的地区,教师要善于发掘和利用本地特有的乡土教育资源。

(四)改进教学方法

1.尊重每个学生的心理需要,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环境。

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经历和兴趣,充分考虑他们的学习心理需要,重视心理反馈。要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为每个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和表现的空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加强教与学的合作。

教学应在合作、互助、民主、开放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倡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协商,以及对经验和学习成果的共享,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形成。同时,教师之间亦应加强教学协作,充分利用教师的不同专业特长,对学生进行综合指导。

3.强调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通过自主的、合作的和反思性的学习过程,逐步掌握学习和认识社会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例如,学习本课程必备的收集和整理信息,识别和运用各种图表,阅读和分析文字材料等最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尽管目前很多地方还不具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足够的图书资料,但在有条件的地方,应鼓励学生根据相关问题或主题查询资料、信息,特别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

4.丰富学生社会生活的经验和体验。

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同时要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学校、社区或当地)的各种活动,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综合地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对社会的认识能力和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

5.提倡教学手段多样化,鼓励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要充分运用多种地图、图表、历史年表、文物模型等传统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更要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网络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五)积极参加各种培训

本课程对教师要求较高,既表现在学科知识本身,又表现在教学观念上;既有设计、组织教学的要求,又有对教师教学方法方面的要求。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水平、艺术的提高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培训教师,同时教师应积极投身本课程的教育科研。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参加各级、各类教育培训)积累教学经验,调整、更新、充实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理论与人文修养,不断学习,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实验,努力提高综合课程的教学效果。

此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图书资料的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添置必要的教学设备,充分发挥已有的实验室、电教室和微机室的作用。

社会各界应大力协助,一些教育基地如博物馆、展览馆及古迹应提供方便条件,各级政府都应给予支持。

附:案 例

案例1 通过模拟活动学习经济

──学习家庭理财

本案例可对应内容标准“我们生活的世界”主题中的内容目标5-1。提供本案例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常见物品和存在的现象,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

目 标

(1)熟悉有关的经济类词汇,初步理解一些常用的经济学概念和原理,如“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2)学习根据现有条件来选择商品或服务的观念和方法,初步掌握制订简单的预算计划等基本技能。

教学步骤

(1)让学生列举并讨论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支出,如在食物、住房、日用品、医疗、文化和娱乐活动等方面的开支。

(2)让学生根据家庭生活的经验,讨论节省和积蓄钱财的方法和意义。

(3)模拟家庭生活。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组成“家庭”,共同制订一个月的家庭预算计划。

(4)全班评选最合理的家庭预算方案,并说明理由。

对教师的建议

运用各种方式使学生理解经济概念,引导学生懂得最经济的消费并不是少花钱,而是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

评价重点

(1)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2)是否能恰当使用价格、货币、利息、消费和预算等经济词汇。

(3)是否在活动中与同学合作,并制订出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预算计划。

案例2 通过角色扮演认识历史人物的作用和历史事件的意义

──评述北魏孝文帝改革

本案例对应的是内容标准“我们传承的文明”主题中的内容目标4-2和6-2。提供本案例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运用角色扮演的学习方式,缩短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尝试处于当时人们的立场和处境去思考问题,作出判断,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学生对历史认识的主动建构。

目 标

(1)根据教师所提供的和自己收集的材料,选择要扮演的角色,重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幕,初步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

(2)培养运用史料说明自己观点和立场的态度和技能,初步掌握收集和整理史料等学习历史的方法。

(3)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于推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所具有的历史意义。

教学步骤

(1)教师向学生出示《北魏疆域图》和《北魏孝文帝迁都路线示意图》,引导学生解读地图上所包含的信息,然后思考: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怎样理解孝文帝的改革措施?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并利用多种渠道收集材料,了解有关的背景知识和这一事件发生的大致线索。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和初步形成的观点,选择要扮演的人物(如北魏孝文帝、鲜卑族大臣、汉族官僚、普通百姓等),确立自己的学习课题。

(3)按角色分组,通过与同学交流和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完善自己的观点,准备辩论。

(4)学生根据已有材料,模拟扮演“北魏孝文帝改革”,辩论孝文帝改革的是与非,并出示自己的论据。

(5)全班讨论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今天的意义,写一篇《我看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小论文。

对教师的建议

(1)指导学生学会有目的地阅读材料,充分解读现有史料。如果资料不足,教师要尽可能提供资料。

(2)组织学生角色扮演时,要帮助学生对各种观点进行归纳,还要求学生在表述观点时出示相应的事实材料,并帮助学生反省自己的观点和学习方法。

评价重点

(1)学生是否对该课题产生学习兴趣,并积极参与角色模拟活动。

(2)是否能有目的地查找并整理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等相关历史材料。

(3)是否表明自己的观点并出示相应的事实依据,并在讨论和进一步学习史料的基础上修正或完善自己的观点。

(4)是否了解有关北魏孝文帝及其改革的基本历史知识。

案例3 从河流的变迁看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母亲河”的变迁

本案例对应内容标准“我们传承的文明”主题中的内容目标1-2。提供本案例旨在说明如何创设情境以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习兴趣,如何指导学生查找资料论证自己的观点,如何指导学生综合运用地理、历史等知识和方法阐释河流变迁的现象。

目 标

(1)通过探究黄河改道、污染和断流的历史原因,认识水资源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以及过度开发对水资源及生存环境造成的危害。

(2)运用探究黄河变迁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探讨其 他河流的变迁原因,从中归纳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

(3)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运用事实材料说明自己观 点的能力。

教学步骤

(1)提供学生图片、文字或录像资料,引导学生发现黄河古今面 貌的不同,产生探究黄河变化的问题意识。

(2)交流各自收集并整理的有关信息,解释黄河变迁的原因。

(3)讨论黄河改道、断流和污染的原因。

(4)小组合作,选择一条大家比较熟悉的河流为探究对象,发现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知识的迁移。

(5)撰写探究报告和学习体会,从自己的生活出发提出保护生态 环境的建议,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评价重点

(1)学生是否对黄河的变迁产生探究兴趣,并积极参与调查和讨论。

(2)是否能对黄河改道、断流和污染的原因表达自己的想法。

(3)是否能有目的地收集资料,提出有事实依据的见解。

(4)是否能较完整地整理、归纳探究成果。

(5)是否能从自己的生活出发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二、评价建议

为顺利完成本课程的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课程的评 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和把握。

(一)转变评价观念

评价观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的目的应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为激励和调控,从而改进和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评价的主体应从单向转为多元。评价不仅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还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评价。

3.评价内容应从过分倚重学科的学业成绩转为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从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转为终结性、过程性和发展性并重,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4.评价的模式应从过分注重量化转为量与质的结合。

总之,本课程的评价不仅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做出评价,而且要对学生认知能力、思维水平、认知策略、情感态度和个性发展等方面进行整体评价,尤其要关注学生在这些方面发生的变化及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二)明确学习评价的重点

1.本课程侧重评价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评价不应停留在简单考查学生对知识的重现或记忆方面,更应该考查学生整合知识的水平。例如,在评价时不应要求学生过多记忆某些事件的具体细节,而应要求他们了解某些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发生的背景,并能结合当时的地理环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综合分析,获得更深入的理解。因此,学生能否将具体知识整合到内容体系中是评价的重要标准。

2.本课程侧重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不仅测查学生对历史、地理学科及相关学科基本技能的掌握,更要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进行推理和创造性思维的水平。本课程涉及很多当今面临的社会问题,应突出评价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其中不仅包括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学生参与体验、探究活动而发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

(三)改进学习评价的方法

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多种多样,学生的个性日益鲜明。为了适应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改进和完善评价方法,避免用单一标准或方法测评学生学业成就。本课程注重知识的综合、学生的参与和社会意识的形成,这些特点也要求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来明确评估学生的进步和教学的作用。我们倡导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具体建议如下。

1.纸笔测试。

这是传统的评价方法,对评价学生在知识记忆,如概念、时间、地点、文献内容等方面特别有效,能迅速发现学生学习的遗漏。精心设计的多项选择、搭配、判断对错、简答或撰写小论文等,是评价的主要方式。有些内容,如学生能否识别重要的名词术语,能否说出某地的准确位置,能否说出某两件事情(或事物)的关系或联系,是否知道怎样按照年代顺序理解事件,能否归纳、概括事实,等等,经常采用这种评价方式。

2.项目评价。

学生分小组合作研究,教师对其完成情况进行判断。通常是让学生准备一段时间,设计一个计划,可以围绕着真实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调查。要求学生收集、组织、解释或表达信息,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报告。最后由任课教师或教师组依据标准进行评价。

3.教师观察。

在学生面对并解决一个课题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的各种表现,如学生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怎样进行推理,怎样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成果,想法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等等。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的微观分析,应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记录学生的能力表现并加以判断,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甚至失误。

4.口头讨论。

要求学生在全班或小组内做陈述或讨论,教师提问,记录结果。教师通过学生的表述来判断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这种评价允许师生共同探讨答案,得出更全面的回答。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应指出学生的错误或不足。

5.学生自评。

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审视自己的作业,反思已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由教师给学生提供评价标准,让学生进行自我剖析和评价。这种方式能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评价技能,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6.合作评价。

学生运用一定标准互相评价。要求学生观察、思考其他同学的进步。在评价他人的学业成就时,学生能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学会欣赏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扩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认识。

7.学生学习成长记录。

这是一种有目的的收集学生作业的方法,集中记录学生在较长时期内的努力、进步和成就,可以反映学生一段时间内的成长发展轨迹。

评价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动性,根据本地区与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评价方法,并创造出更适合自己教学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多种方法的结合使用可以发挥互补性,使教学评价更有效、可靠。

(四)重视学习评价的反馈

没有反馈的评价不能算是全面的评价。评价的反馈直接关系到评价的有效性和学生的未来发展。定期的反馈评价对学生的行为和教学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学生评价的反馈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应强调学生在哪些方面是成功的,取得了哪些成绩,同时指出不足。教师在评价反馈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要公正、公平,不能带有任何偏见和歧视,应以鼓励、肯定和表扬等正面强化为主,杜绝一切轻视、为难、伤害学生的评价方法。反馈评价时还应给学生自我评价及家庭参与评价的机会。

(五)加强教学评价

评价教师的教学是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和业绩做出恰当的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激励教师不断钻研教学的重要手段。做好教学评价,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调整知识结构,增强知识储备和积累经验。

《历史与社会》的综合性、人文性、社会性等特点决定了课程内容的广、博、杂,并且相当一部分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因此需要教师不仅有丰富的知识,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要积累一定的社会经验。教师平时应该关注时事,对社会问题有较敏锐的观察和正确的判断,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2.提高教学能力。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检查自己的教学能力:

(1)是否理解、掌握本课程标准;

(2)能否适用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从多种角度综合认识、分析某些社会问题;

(3)是否善于利用多种方法、手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会综合地分析问题的方法;

(4)是否细心观察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恰当评价学生学习成就(特别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方法因人而异);

(5)能否主动寻找各种社会资源,并与家长和其他社会人士合作,为学生参与社会创造条件。

3.端正专业态度。

主要评价教师是否热爱本学科教学,能否做到肯于钻研、勤于思考、乐于学习、勇于创新。

为保证评价结果的公平、有效,需要保证实施本课程教学的基本条件。在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接触到本课程需要的最基本资源,如教科书、地图、地球仪、图书等资料的同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大力鼓励和支持教师从事本课程的教学,如给予各方面的优惠条件,包括提供各种可能的资源(图书馆、音像资料、幻灯机、录像机、电脑等);给予多项政策保证,包括教学时间、进修时间、职称评定、教学活动经费等。此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家长的支持,使学生有参与各种社会实践的场所和机会,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这门课程对课程资源的要求较高,要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不仅要充分发挥教材功能,还要尽可能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本课程强调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实践,倡导合作学习。因此,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不仅包括学校和教师,也包括学生自身,要求学生根据学习需要,开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这有利于弥补学校课程资源的不足,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优化学习效果,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本课程提倡课程资源多元化。课程资源包括:

文字资源:图书(包括教材)、报纸、照片、地图、图表

音像资源:电影、电视节目录像、VCD、磁带、各类教育软件

实物资源: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视听教室、多媒体设备(网络、电视、广播等)、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自然和人文景观、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

人力资源:学生及其家庭成员、教师、社会人士(专家、政府公务员、社区工作人员等)

教育行政部门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并主动与学校所在地区相关部门联系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社会也应为《历史与社会》的教学给予支持和帮助。

在使用课程资源时应依据下列原则:

目标性原则──明确教学目标,根据需要选择课程资源。

多种感官配合原则──使用课程资源时,尽量组合不同类型的资源,促进学生的理解。

易用性和可行性原则──课程资源必须容易操作、省时、高效。

效能性原则一根据资源的不同特点,配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效能。

四、教材编写建议

(一)教材编写原则

《历史与社会》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本课程教学的材料,它不仅包括纸质材料,还包括音像材料和电子材料,是一个立体化的教材体系。

教科书是最为重要的教学材料,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工具。编写《历史与社会》教科书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

《历史与社会》教科书的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反映本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要求。在统一基本理念和要求的前提下,教科书编者可以充分发挥创造性,重新组合和调整课程内容的顺序,编出不同特色的教科书。例如,关于“人类文明的传承”的内容,可以按照主题的设置编排,也可以按照时间的线索编排。

2.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本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要求。

《历史与社会》教科书涉及历史、人文地理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内容,其中有些内容与它们在分科课程中所处的地位或说明的主题不尽相同,教科书编者要把握好这些内容在本课程中的落脚点。例如,一些区域自然地理的内容,在《地理》教科书中是重点内容,在本课程中则是作为人类生活环境的背景来呈现。

3.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体现综合的特点。

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从根本上改变分科施教的模式,突破学科逻辑体系。在设计具体内容时应把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综合,体现综合的价值。例如,关于几个文明区的内容,既要说明其历史变化,又要展示其在空间上的分布。据此,教科书的内容框架和结构应该是崭新的综合设计。

4.教学内容的编排应突出实践性。

教学内容的编排,在呈现具体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入手。教科书中应多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5.教学内容的表达应避免成人化。

教科书的呈现方式要合乎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教科书中的图像和教学辅助资料应占有比较大的比重;课文内容的表述应增强探究性和趣味性,在符合科学性要求的同时,语言尽可能通俗、生动;版式设计应新颖、美观,符合学生的审美情趣。

6.教学内容要有一定的弹性。

考虑不同地区学生基础的不同,地方资源和文化特色的不同,教科书中可以安排必学和选学两部分内容,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需要。

其他教材应围绕教科书来设计,重要的是发挥各自教学媒体的独特作用,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二)教学内容编写建议

教学内容的编写,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确定能够贯穿整个教学内容的主线或线索。

《历史与社会》教科书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需要有一条或几条主线贯穿其中,才能使教科书有“形散神聚”的效果。

2.构建有较高综合程度的逻辑框架。

在构建教科书的框架时,应以打破分科教学模式,体现综合的意义和价值。例如,可以分类别、分层次、分阶段进行纵向综合。若以能力目标作为综合的线索,七年级可以侧重于综合识别的能力,八年级可以侧重综合分析的能力,九年级可以侧重综合探究的能力。据此,教学内容的逻辑框架可以按照“社会是怎样的──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社会应该是怎样的”编排。

3.合理安排课文、图像和学生作业三个系统,并重视三个系统之间的配合。

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清楚,对具体内容的表述要精当。 图像是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寻找文与图的最佳结合点,多用而不滥用图像。学生作业应围绕课文来设计,但不是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要有启发性。

4.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本课程应以1~6年级的相关学科为基础,与并行学科相互配合,一方面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另一方面防止重要内容的遗漏。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3)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相关文章:

谈历史课程标准较之历史教学大纲的发展

第二节(续)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课程标准呈现方式解读

课程标准与现行大纲相比最主要的调整与变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国近代史部分)与教材编写问题略论

解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之“课程目标”(节选)

汉墓变成历史课堂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3)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研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体会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