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当前位置:查字典历史网 >历史教学 >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课程标准关于“历史课程资源”的新要求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课程标准关于“历史课程资源”的新要求
来源: 查字典历史网 | 2013-01-15 发表 | 教学分类:新课程标准

历史教学

内容纲目:

一、历史课程资源主要类型和特点

二、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要求

三、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

一、历史课程资源主要类型和特点

闫:大家好!欢迎收看国培计划初中历史远程培训专题节目。今天到场的专家有陕西省西安中学郭富斌老师和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徐赐成老师。我是西安市教科所历史教研员闫璟。我们要讨论的主题是“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们现在探讨第1个话题:历史课程资源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徐:课程资源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提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议”,指出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历史课程资源,是历史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教师要强化历史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探讨的课题。

闫:在教学中,组织教学资源并优化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经常感到两个困惑,一是苦于教学资源的匮乏,教学时不得不照本宣科;二是苦于教学资源太丰富,难于取舍,造成课堂的臃肿,教学主题模糊。这是教学实践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郭: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课程资源最重要的价值就是能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进而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历史学科来讲,历史教材、历史文物、历史遗址遗迹、历史题材的影视资料、蕴涵丰富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等,都属于历史课程的资源。问题是,长期以来,人们对课程资源重视不够,导致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许多课程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开发利用而进入课程。

徐:1.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

《课标》指出,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提倡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并不是意味着可以将教科书束之高阁;相反,教科书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是历史教科书的开发和建设需要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教科书只有在体裁、内容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才能发挥其核心课程资源的作用。

郭:2.图书馆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标》明确学校图书馆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有意识地调整自己图书馆或资料室的藏书结构,根据自己的实际财力,合理配置人文方面的书籍,如通俗历史读物、中学生历史刊物、历史文物图册、历史地图、历史图表、历史小说、科学技术史、文学艺术史、考古和旅游等方面的读物,以丰富学生的社会人文知识,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教学要注重历史知识的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并且通过每个学习主题设计的“教学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广泛搜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这就要求学校要有意识地调整学校图书馆或资料室的藏书结构,合理配置相关方面的书籍,包括通俗历史读物、中学生历史刊物、艺术史、科技史、文化史、文物考古等方面的书刊,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仅仅依靠学校图书馆是远远不够的,历史教学还必须充分利用社会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英国历史教育就比较注重让学生自己独立学习、查找资料。比如,英国某校一位历史教师,在历史课中将一份材料发给学生,要求他们完成一篇关于中世纪城堡的图文并茂的论文(作业)。但是发给学生的材料,只是一份供参考的长长的书目,至于这些书在哪里借,教师一概不管。由于教师没有讲述任何有关城堡的知识,一切资料都要靠学生自己寻找,为了得到最新、最全面的资料,学生只能到图书馆借阅。英国各地城市公共图书馆,都对不同年龄的中小学生开放,学生不仅可以在那里看书,而且可以借回去。学生知道,要写好一篇历史论文,不仅要知道对象本身,而且还要了解对象所处的历史时代及与其有关的问题。因此,他们除了要了解城堡的形式、建筑过程、城堡的作用之外,还要了解一点中世纪的历史。有关这方面的书,都被他们借回家,一一查阅,并将有用的资料摘录下来。一些特别认真的学生,还深入牛津附近残存的城堡中去看个究竟,并交上了厚厚的调查报告。由此,学生学会了利用社会资源,包括图书馆资源,这样做不仅使他们获得很多历史知识,而且逐步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如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论文写作的能力,等等。这些对于中国的历史教育工作来说都是可以借鉴的。

闫:为了更好地利用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提高文献检索效率,历史教师还应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文献检索的基础知识,包括如何利用二次文献(如目录、索引、文摘等)、三次文献(如年鉴、综述等)等等。

徐:3.充分利用乡土和社区课程资源

《课标》要求多方面开发和利用校外历史课程资源。一是利用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组织学生参观,增强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二是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还应随时随地发现和利用社区中丰富的人力资源,如历史见证人、历史专家学者、历史教育专家、阅历丰富的长者等,他们能够在不同层面,从多种角度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家庭也是历史学习的一种资源,家谱、不同时代的照片、图片、实物,以及长辈对往事的回忆和记录,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

闫:近些年,我国不少地方的历史教师也开始注意发动学生搜集本乡、本土的文物和参观当地遗址、遗迹,并取得许多成功的经验:据一份资料介绍,北京某地历史教师曾搜集历史文物、革命文物50多件。其中有新石器时代的石斧、陶片、货币;抗日模范村的奖旗;根据地老大娘为八路军伤员送饭用的菜篮子等。教师组织学生到著名的革命老区,也到解放前称为“佃农村”的穷乡僻壤进行调查访问。在石屋的土炕上,喝着老乡的山茶,听着娓娓的诉说;在高峻的山坡上,跟着“三八”式老党员学唱抗日小调;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里,追踪着“地道战”的烟痕……丰富的乡土资源充实了历史课程的内容,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史积极性,又从不同层面和角度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理解历史的素材。我也认为,家庭是历史学习的一种资源,近代学者梁启超就很推崇家谱、族谱的史料价值。其实,又岂止家谱、族谱可以作为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的资料,不同时代的老照片、实物、长辈的回忆等,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有益于历史学习。

徐:4.互联网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快捷的资源库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与历史教学有关的多媒体课件、远程教育中的历史课程等逐步被引入历史课堂。特别是互联网提供的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料数据库和图书馆、博物馆网站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而快捷的历史课程资源。《课标》强调,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历史学习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和丰富的信息来源。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与历史学习有关的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多媒体历史课件、远程教育中的历史课程,互联网提供的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料数据库和图书馆、档案馆网站等,以获取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

闫:《课标》强调,合理利用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料。近年来历史题材的影视音像作品大量增加,成为一种非常重要而且容易获取的历史课程资源。文献纪录片一般能够具体、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些历史人物,叙述某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认识历史,是应重点利用的影视资源。对于历史题材的影视文学作品,应选择那些比较接近历史实际、与课程内容有密切联系的作品,在使用时教师应注意进行必要的指导。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全国各地都有数量可观的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纪念馆、规划馆等,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蕴涵丰富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这些资源也应当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

郭:历史课程资源还包括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等人力资源。历史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史学素养与教育素养,才能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发挥最重要的人力资源的作用。同时,教师应重视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利用学生已有的社会阅历、知识经验及认知基础,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历史教学的任务。

二、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要求

闫:下面,我们来探讨另一个问题: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要求

徐: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质上就是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课程资源的利用就是充分挖掘被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开发是利用的前提,利用是开发的目的,而开发的过程也包含着一定的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也会促进进一步开发。

郭:传统的历史教学比较注重的是教科书的运用,而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认识不够,丰富的、有教育意义的各种课程资源没有被纳入教学的范畴,其教育的功能和意义也未能得到充分的认识。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理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对课程资源的认识视野更为开阔,提倡充分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当然,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是盲目的,更不能千篇一律,而是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处理好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城市与农村、同一地区条件好的学校和条件差的学校等开发与利用历史课程资源之间的差别。

徐: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流程主要包括需求评估、资源调研、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几个阶段。

1.需求评估。教师根据历史课程的实施现状与要求,分析历史课程与教学要达成的目标,根据目标对教学实施的需求进行评估,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例如,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实施分成几个部分?完成某一主题活动需要哪些资源?需要哪些信息条件和场所条件?等,需求评估的分析应该着眼于教学活动的实际需求,以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性,避免“为了用资源而开发资源”。

2.资源调研。调查分析学校及校内外存在着哪些类型的课程资源?这些资源的作用分别是什么?优势是什么?这些资源利于开展哪些教学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哪些?等,教师应结合上述问题进行历史课程资源调研,对学校及周边的课程资源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以保证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有效性。

3.资源的收集与整理。教师根据调研情况,按照课程实施需求的顺序、本着可行性、精选性、目标性的原则,制定资源收集工作计划,组织人员对相关历史课程资源进行搜集,并按照类别整理归档,方便以后的教学。

郭:一般来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注意处理好下面几个问题:

1.处理好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的关系

教师应根据本校特点和学生的需求,精选课程资源,编写某些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材料,充实课程的教学内容。教材是第一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在充分挖掘利用教材的基础上,来开发利用课外教学资源作为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和补充。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应该以课程与教学目标为前提,认真分析各类课程资源的性质与特点,以保证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针对性及实效性,避免课程资源泛化的倾向,避免搜集和处理信息资源的形式化倾向。

徐:2.从学生参与视角开发课程资源

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合作关系。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让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这是主体性原则的贯彻和体现,也是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的要求。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首先,学生的经验是一种资源。学生的经验实际上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和社会阅历等,这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因为新知识的获取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其次,学生的兴趣也是一种资源。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兴趣结合起来,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学生的差异也是一种资源。差异普遍存在于学生中间。教师应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确定学生的发展基础和差异,收集学生常犯错误的资料,分析错误的原因,将其作为反馈资料和特殊的课程资源,以利于因材施教。

闫: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以教师队伍建设为突破口

在所有课程资源中,教师是起着主导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教师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的利用,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条件性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是最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在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提高教师自身的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运用能力。

郭:4.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

课外阅读是学生生活和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书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图书馆是查阅资料、借阅图书的地方,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是异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历史学科由于其学科的独特性,需要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文献资料信息。文献是所有历史课程资源中内容最丰富,资料最详尽的一类,也是网络发展以前,除教材、教参外,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类,它在历史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徐:5.充分开发、利用网络课程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突破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鼓励学生学会合理选择和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网络和教师或其它学生直接进行咨询、辅导、讨论、交流,公布自己的观点或想法,激发学习兴趣,实现信息共享。

闫:6.合理利用历史题材的视频资料

近年来历史题材的影视音像作品大量增加,成为一种非常重要而且容易获取的历史课程资源。文献纪录片一般能够具体、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些历史人物,叙述某些重大历史事件,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认识历史,是应重点利用的影视资源。对于历史题材的影视文学作品,应选择那些比较接近历史实际、与课程内容有密切联系的作品,在使用时教师应注意进行必要的指导。在音像资源的选用上,重视教学目标和学生特征,提高音像资源的实效。

郭:7.家长也是重要的校外课程资源。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家长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学习和心理上的变化,以便在因人施教时作为参考。开发和利用家长课程资源,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双向交流增多,有助于拓展学校可利用的社会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和有效、合理地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学校与家庭的良好合作,积累丰富的课程资源。

三、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

郭:《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指出了选择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的原则:目标性原则、思想性原则、精选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1.目标性原则

根据并围绕着教学目标的需要,选择相应的课程资源,以使教师和学生运用这些资源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一般说来,每一种课程资源对于特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不同的课程与教学目标需要开发不同的课程资源。由于课程资源本身的多质性,同一课程资源又可以服务于不同的课程目标,所以,课程资源的开发就必须在明确课程目标的前提下,认真分析与课程目标相关的各种课程资源,认识和掌握其各自的性质和特点,这样才能保证开发的目标针对性及其有效性。

徐:2.思想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选择应注重其所呈现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取向,选择那些有助于学生全面、客观、辩证地分析历史的资源,并利用这些资源对历史进行正确的认识。历史课程资源的选择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既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又能够结合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公民素养与人文素养教育。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历史课程资源的选择上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一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之间的关系;二是历史课程资源的选择要以科学唯物史观为导向,处理好正确史观与错误史观之间的关系。

闫:3.精选性原则

历史课程资源有多种多样,要对各种资源进行筛选,选取反映历史真实状况、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资源,使资源的利用有助于学生对学习重点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为了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远非学校教育所能包揽,因而教师应该在可能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和在充分考虑成本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课程目标,精选那些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

郭:4.可行性原则

课程资源必须易于教学实际的应用,并且省时、有效。在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我们需要考虑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条件,做到开发的课程资源与教育内容的协调配合,注意时间、空间、人力、物力上的可行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应强求一律,而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历史学科特性,发挥地域优势和学校特色,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尽可能就地取材,不要好高骛远;尽可能开发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程资源,避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应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进行资源的整合利用,做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在课程资源开发成本和使用效果之间,应以用最少投入达到最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为标准。

闫:这些是我们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具体来说,在课堂时间有限的现实面前,有没有一些这方面具体的操作要领呢?

徐:有,大致包括这些方面:

1.整合教师资源。“教师资源”包括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和学科素养,首先表现在对教科书内容的优化上。汤因比说,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虽然历史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人们在研究和学习历史时,总会带有一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是教师处理教材时所要把握的一个基本点。例如有老师在处理《秦的统一》这课时就很有独到之处,以“建立统一国家”、“巩固统一国家”、“维护统一国家”三个标题统领全课,提纲契领,脉络清晰,既优化了教学内容,又便于组织教学;既突出了从分裂到统一的历史特征,又蕴含着“维护祖国统一”的时代主题,十分自然地体现出“古为今用”的历史德育功能。具体到教学实施、课堂评价等方面都能体现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价值。

郭:2.整合学生资源。过去,我们往往把开发课程资源的目光限于课堂教学之外,其实学生的生活体验本身就是最丰富、最优质的课程资源。整合学生资源,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学生的生活经验进入教学过程,使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使他们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构建者,从而激发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有老师在讲授“统一文字”前,先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学讲一句各地方言,真可谓“南腔北调”,五花八门。两分钟的交流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由于国土辽阔、民族众多,语言的差异和隔阂在所难免,然而中华文明却能够几千年一脉相承、绵延不断,这正是因为统一的文字起到了传承文明的巨大作用。新课程强调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是教育的本源。历史教学完全可以从生活的源头汲取活水,使课堂充满活力。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说,“生活的味道越浓,教育的意义就越大。”

徐:3.整合媒体资源。第一,多媒体资源与认知过程的整合。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历史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然而,在“教育技术”的概念内涵中,教育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新技术应该为新教育服务,要在“新课标”理念下设计、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使媒体资源的使用与学习主体的认知融为一体,实现“师生互动”、“人机交互”,克服传统CAI模式用“机灌”代替“人灌”的弊端。第二,多媒体手段与传统手段的整合。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全部,教师的板书、语言、姿态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历史课中,各种教学手段要灵活使用,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这种随机应变的教学手段,是任何先进的多媒体也无法替代的。实践证明,那种“用鼠标代替教鞭”、“用屏幕代替黑板”的提法未免过于偏激和片面。只有使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完美整合、灵活运用,才能提高学习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课程标准关于“历史课程资源”的新要求】相关文章: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对比研究》专题一: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出台的背景比较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内容的修订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中国古代史教学建议

解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之“课程目标”(节选)

初读《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如何有效达成历史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案例评析三:《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的主要特点

历史课从古文字开始:《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系列:新课标变化统计表

最新历史教学
热门历史教学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历史教学
学科中心